DeepSeek 來勢洶洶,AI 平民化革命來了?|專家論點【朱楚文】
作者:朱楚文(IC之音竹科廣播《科技領航家》主持人)
最近 AI 圈最夯的話題,莫過於中國的 DeepSeek 以「小資價格」挑戰「豪華 AI」,號稱 600 萬美元 就打造出效能超越 ChatGPT-4 的大模型,讓斥資數億美元才能做到的科技巨頭們瞠目結舌,引起全球軒然大波。不過,這驚人的低成本背後,網路批評疑點也不少——DeepSeek 真的只花了 600 萬美金? 還是用了某些「捷徑」?美國商務部長直接開砲:「偷來的當然便宜!」OpenAI 創辦人 Sam Altman 也意有所指,但最後卻選擇不提告,讓人不禁霧裡看花。
![近來火爆全球的中國 DeepSeek 大模型公司,正在招兵買馬,招聘平台上顯示 DeepSeek 釋出多個職缺。](https://www.technice.com.tw/wp-content/uploads/2025/02/deepseek.jpg)
關於這些爭議,我在《科技領航家》節目中,訪談鴻海科技研究院栗永徽所長,他拆解DeepSeek 的成本結構,指出如果單算晶片與算力,600 萬美元確實有可能,但 AI 訓練成本應該還包括:前期開發人力成本。例如DeepSeek 團隊擁有 100 多名 AI 頂尖人才,如果加上這些薪資,總成本應該遠超 600 萬美金。但無論如何,即便成本不如 DeepSeek 所稱的「省到 1%」,依然大幅下降,這也打破了「AI 只有科技巨頭玩得起」的魔咒。更重要的是,相較於OpenAI 選擇閉源,DeepSeek 大方開源 R1 模型,讓沒有數億美元預算的中小企業,如今也能參與 AI 競賽,讓 AI 變得更加平民化。只是OpenAI應該更氣,DeepSeek不僅超越他,還把秘密公開給所有人,增加一票競爭對手!
至於DeepSeek 是否抄襲 OpenAI?目前,市場最熱烈討論的技術爭議,來自於 DeepSeek 是否使用了「知識蒸餾(Knowledge Distillation)」技術。DeepSeek 不承認,但不少專家分析模型後認為 應該有透過 API 獲取 OpenAI 的數據。然而,栗永徽所長也坦言,知識蒸餾在學術界本來就是合法的,是一種常見的 AI 訓練技術。
唯一的爭議點在於,OpenAI 明確規定使用者不能這麼做。但據傳 DeepSeek 其實有付費購買 ,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 OpenAI 最終選擇不提告。此外,DeepSeek 也確實採用了創新的訓練技術,讓 AI 成本更低。也因此科技界不僅Meta技術長肯定,創辦人祖克伯更興奮大讚 DeepSeek 將推動AI持續進步,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雖然直言要把DeepSeek當競爭對手,卻也未看到他批評造假。
而DeepSeek 帶來的 AI 平民化革命,對台灣科技業來說是 機會還是挑戰?畢竟台灣的 AI 產業主要靠 AI 硬體 吃飯。如果 AI 訓練變便宜,科技巨頭不再爭相購買 AI 晶片和伺服器來進行 「AI 軍備競賽」,那麼台灣的 AI 供應鏈是否會受到影響? 這也是近期 AI 相關概念股波動劇烈的主因。然而,從長遠來看,AI 變便宜,反而可能讓市場需求爆發。DeepSeek 開源模型,讓更多中小企業也有機會開發自己的 AI 應用。這將帶來幾個重大影響:
-
AI 應用百花齊放
當 AI 技術變得更平價,不只是大企業,連中小企業都能在 金融、醫療、製造業 等領域使用 AI,甚至終端裝置的 AI 應用(如 AI 手機、AI PC)也可能因此加速發展。
-
台灣 AI 硬體需求不會消失,只是「玩法」改變
許多人擔心 AI 訓練成本下降,會讓 台灣 AI 晶片需求減少。但栗永徽所長認為,事實可能恰恰相反。
雖然單一 AI 訓練成本下降,但系統商、平台商對 AI 模型與應用的需求將大幅增加,整體市場需求反而會擴大。另一方面,終端應用加速發展,AI 手機、智慧家電、醫療 AI 助手等需求將提升,這些裝置依然需要 AI 晶片與運算資源。換句話說,台灣 AI 產業不會變小,而是變得更競爭、更分散,產業鏈的遊戲規則將重新洗牌。整體來看,DeepSeek 讓 AI 變便宜、變開源、變平民化,這讓中美 AI 競爭進入全新階段,也讓 AI 的應用範圍更廣,市場更加活躍。
延伸閱讀:
科技圈最愛說:「一個技術是否能商業化,關鍵在於價格。」DeepSeek 的出現,讓 AI 不再只是「科技巨頭的遊戲」,而變成 所有企業都能參與的技術變革。所以,與其擔心 AI 晶片市場的變動,不如 迎接 AI 平民化,一起站上這場 AI 轉捩點,加速迎接 AI 改變人類生活的時代!
瀏覽 160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