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指導心得:培育未來科技領袖的挑戰與啟發|專家論點【郭啟全】

作者:郭啟全(明志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暨機械與機電工程研究所 教授兼系主任與所長、明志科技大學 智慧醫療研究中心 教授、長庚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合聘教授、明志科技大學 可靠度工程研究中心 教授)

博士班學生需要具備「科技人才」三大核心能力,分別是潛力 (Potential)、動力 (Power) 及毅力 (Persistent),亦可稱為「博士班學生的3力」。這一些特質不僅在學術研究中不可或缺,亦是未來「科技領域」發展的關鍵。博士班的指導教授在此過程中扮演著「伯樂」的角色,需具備發掘與引領高潛力「科技人才」的能力。在快速變遷的科技時代,博士班學生不僅是學術研究的推動者,更是未來「科技生態」的重要參與者。他們需要在指導教授的引導下掌握前沿技術,發展獨立思考與創新能力。同時,學生應將學術研究與實務應用相結合,積極探索其研究成果對科技產業的貢獻與價值。在此基礎上,指導教授和學生的共同努力,能更有效地推動學術與產業的雙向發展,為科技生態注入新動力。圖中為筆者所指導的碩士班畢業生,當中一位繼續攻讀博士班,展現其對學術深耕及未來發展的高度熱情,這正是科技人才培育與永續發展的最佳實踐。

者所指導的碩士班畢業學生。(圖/郭啟全提供)

筆者個人認為博士班學生的成功取決於自己所具備的多種關鍵能力。首先,研究能力是其中之一,他們需要熟練掌握各種研究方法和技術,以及能夠設計和執行原創的研究項目。這包括了對研究問題的提出、實驗規劃、蒐集與分析數據等方面的能力。此外,批判性思考能力(critical thinking skills)也是必要的,博士班學生需要能夠深入分析文獻以及研究成果,提出有深度的問題(deep question),並能夠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和探討問題。優秀的寫作以及表達能力對於博士班學生來說也至關重要。博士班學生需要能夠撰寫清晰(clear)、簡潔(concise)以及有說服力之學術論文,以及撰寫研究計畫、報告和其他專業文件。此外,有效的溝通和協作能力同樣不可或缺,博士班學生需要能夠與指導教授、研究生以及其他學術界人士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合作。這包括參與國內外學術會議(academic conference)並進行演講和報告,以及在團隊中合作解決問題。博士班學生也需要具備良好的時間管理(time management)和自律(self-discipline)能力,要能夠有效地規劃和管理自己的研究時間,並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完成工作。

此外,他們還需要高度的自我驅動力(self-motivation),以保持對研究目標的專注和執行力。創造力和創新能力(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也是博士班學生的另一個重要能力,博士班學生需要能夠提出解決問題之獨特(unique)與創新(innovative)方法,為學術界和專業領域帶來新的思維和視角。博士班學生還需要具備跨學科知識和能力,能夠理解和應用與自己研究相關的多學科知識,並與不同領域的專家合作。最後,適應能力(adaptability)對於博士班學生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博士班學生需要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研究環境和挑戰,並樂於接受新技術和方法,以不斷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學術水準。

瀏覽 80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