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I邂逅自動化:臺灣中小企業如何迎向技術革新浪潮|專家論點【鄭緯筌Vista】
作者:鄭緯筌(專欄作家,「臺灣電子商務暨創業聯誼會」共同創辦人,前「APP01」網站總監、《風傳媒》產品總監和《數位時代》雜誌主編)
時序進入2025年,全球正處於人工智慧(AI)與自動化技術快速發展的浪潮中,這場技術革命不僅重新定義生產與服務模式,也改變人類的工作、生活方式。對許多國家而言,AI和自動化的競賽不僅是一場技術競爭,更涉及經濟與社會未來版圖的重新劃定。
在這場技術競賽中,日本、美國和歐洲等先進國家分別憑藉其獨特的社會結構與政策方針,發展出不同的AI戰略:日本專注於用AI解決老齡化和勞動力短缺問題;美國憑藉創新能力和資本力量,引領AI技術的突破性應用;歐洲則強調法規與倫理,努力在技術進步與社會責任間取得平衡。
我國作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翹楚,站在這場競賽的前沿,我們無法置身事外。面對快速變化的國際環境和日益激烈的技術競爭,挑戰和機會並存。如何借鑒這些國家的成功經驗,結合自身產業優勢,發展出獨具特色的AI與自動化策略,是決定未來五到十年臺灣在全球技術版圖中地位的關鍵。
延伸閱讀:擁抱自動化浪潮:中小企業如何用技術突圍,重塑效率與未來?|專家論點【鄭緯筌Vista】
日本:資源有限下的技術精進
日本的AI發展可以說是以需求驅動為核心,這一點與其特有的社會經濟結構密切相關。日本正面臨老齡化與人口減少的巨大壓力,傳統的人力資源模式已無法支撐其產業的長期競爭力。為了應對此一挑戰,日本政府不僅積極推動政策改革,還透過技術創新尋找新的生產力增長點。
例如,2017年日本推出的《AI綜合戰略》明確將人工智慧定位為解決社會問題的關鍵技術。隨後,2024年政府更大手筆投入10兆日圓資金,用於AI和半導體技術的基礎建設與產業推廣。這些政策措施已經開始展現成果,例如在製造業中,豐田汽車使用AI技術優化其全球供應鏈,將物流成本降低了25%,生產效率顯著提升。而在醫療領域,富士通的AI診斷系統幫助縮短癌症診斷時間,精準度更高於部分專科醫師。這套系統可以從CT影像中檢測腎臟癌,連醫師難以辨識的淺影也能準確檢測,準確率高達94%。
日本政府更於2024年6月3日發布有關科學技術政策指導方針的《綜合創新戰略2024》。不僅要擴大對AI和核融合發電等尖端技術的投資,還要主導國際規則制定,以提高國際競爭力。這個戰略以尖端技術的開發、支援主導國際規則的制定以及強化AI領域的研發並確保安全,作為三大支柱。
對臺灣而言,日本的經驗具有高度借鑒意義。我國同樣面臨老齡化的挑戰,而製造業也是臺灣經濟的重要支柱。學習日本在供應鏈管理、預測性維護和醫療AI應用的實踐經驗,可以為中小企業與政策制定者提供具體的參考。
美國:創新引擎與產學聯動
與日本不同,美國的AI發展更多以創新驅動為核心,其優勢來自於資本、人才與市場的高度整合。美國不僅擁有Google、Amazon與Microsoft等全球科技巨頭,還依靠史丹佛大學、麻省理工等頂尖學術機構形成了強大的產學聯動機制。
Amazon的倉儲系統,可說是一個經典案例。該公司大量採用AI和自動化技術,通過Kiva機器人實現快速、精準的物流操作,倉儲效率提高了30%以上。此外,Microsoft的Azure AI雲端平臺為企業提供靈活的AI解決方案,不僅降低了採用技術的門檻,還幫助眾多中小企業實現數位轉型。
此外,積極投入產學合作是美國AI成功的重要基石。OpenAI與史丹佛大學的合作不僅開發出生成式AI技術(如ChatGPT),還催生了大批新興企業,推動AI應用的廣泛普及。這種技術與資本的緊密結合,不僅確保AI技術的持續創新,也為應用落地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撐。
臺灣可以從中學到的重要一課,是如何建立更有活力的創新生態系統。例如,透過建立AI創新加速器或技術轉移中心,吸引國際頂尖人才與資本流入。同時,促進大學與企業的合作,確保技術突破能迅速轉化為市場應用。
歐洲:倫理與永續的平衡之道
歐洲的AI發展則以法規與倫理為核心,其目標是在技術進步與社會責任之間取得平衡。2021年推出的《人工智慧法規草案》(AI Act),將AI應用分為不同的風險級別,對高風險應用(如醫療與金融)設定嚴格的要求。同時,歐洲強調AI應用的可持續性,積極推動「綠色AI」技術的發展。
例如,德國的SAP公司推出「SAP智慧機器人流程自動化(SAP Intelligent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SAP Intelligent RPA)」,是一款可以跨系統實現端到端業務流程自動化的解決方案。他們透過整合AI技術,在實現業務流程自動化的同時,降低了數據中心的能源消耗。法國新創公司Owkin則專注於AI輔助癌症診斷,透過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程式來幫助醫師在成千上萬的組織樣本中,辨認出新的癌細胞。
對臺灣的中小企業而言,歐洲的經驗提醒我們,技術發展的同時,必須兼顧數據隱私、倫理責任與可持續發展。我國的產官學界可以考慮制定一套清晰的AI法規,確保數據共享與技術應用的透明度。同時,在智慧城市與能源管理中,融入低能耗AI模型,實現技術與環境的雙贏。
臺灣的挑戰與突破路徑
以台積電領軍的半導體產業,在全球保有領先地位,使臺灣在硬體製造上占據重要地位,但在AI軟體開發與應用場景拓展上仍有進步空間。此外,內需市場的限制和國際競爭的壓力,也對國內產業界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關鍵時刻,如何整合資源、提升競爭力,將決定我國在2025-2030年全球技術競賽中的地位。
挑戰一:產業鏈發展的不均衡
臺灣的半導體產業無疑是國際AI發展的重要支柱,然而,此一優勢更多集中在硬體層面,尤其是晶片製造和封裝測試。與此同時,AI軟體開發與應用的生態系統相對薄弱。例如,我國的AI新創企業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有限,AI應用在醫療、金融和零售等領域的滲透率也較低。
此外,臺灣AI產業鏈的上下游整合程度不高。許多技術的應用依賴國外的軟體開發工具和解決方案,導致本地產業在應用層面處於被動地位。這種不均衡的發展模式,使我國難以充分發揮其硬體優勢,形成完整的技術生態。
換言之,我國需要以政策支持和資源引導,打造一個上下游緊密結合的AI產業鏈。政府可以設立專項補助,鼓勵AI應用開發,特別是在醫療、教育和智慧製造等具有優勢的領域。同時,支持企業加強與國際AI開發平臺的合作,逐步構建本地化的開發工具與生態系統。
挑戰二:AI人才不足與技能落差
眾所周知,臺灣的科技人才以理工背景為主,但在AI時代,對跨學科能力的需求越來越高。例如,AI應用需要同時具備數據分析、演算法設計以及產業知識的綜合能力。然而,臺灣目前在數據科學、AI模型開發和應用轉化的人才培養上仍有不足。根據國內多項調查,AI相關專業的畢業生數量遠低於市場需求,企業在招聘AI專業人士時普遍面臨困難。
此外,國內的許多中小企業尚未建立起AI應用的人才團隊,這也使得它們在技術導入上進展緩慢。與此同時,部分企業對員工的再培訓投入不足,導致現有勞動力無法適應自動化技術的轉型需求。
我國需要構建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包括在高等教育階段設立更多AI相關課程,並推動跨學科合作,例如結合工程、商業與社會科學的課程設計。同時,政府與企業應聯手推動職業教育和技能提升計畫,為現有員工提供針對性的AI技能訓練。
借鑒新加坡等國家的經驗,推出具有吸引力的AI專業人才移民政策,吸引海外華人及國際人才來臺工作或創業,進一步提升國內技術水準。此外,亦需加強大學與企業的交流,設立AI應用實驗室,讓學生參與真實的產業專案,縮短學術與實務的差距。
誠然我國目前的政策主要集中在半導體產業,對AI軟體與應用的支持力度相對較弱。此外,相較於美國與中國的創投環境,臺灣對AI初創企業的投資規模仍有顯著差距。這導致許多AI初創企業難以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來進行技術開發與市場拓展。
政府應與民間資本合作成立專門針對AI初創企業的創新基金,提供資金支持並降低創業風險。同時,引進國際風險投資機構,擴大投資規模。同時,制定專屬的AI產業扶植政策,包括減稅措施、技術補助與市場推廣支持,鼓勵更多企業積極投入AI技術研發與應用。同時,鼓勵企業參與國際技術標準的制定,並與其他國家共同開發新技術,提升我國在國際AI市場中的地位。
把挑戰化為契機,打造臺灣AI新時代
我國的AI與自動化發展面臨產業鏈不均衡、人才不足、市場限制和政策支持不足等挑戰,但這些問題同時也代表著潛在的發展契機。透過強化產業鏈整合、加速人才培養、拓展應用場景以及提升政策與資金支持,臺灣完全有能力在全球AI競爭中占據更重要的地位。
未來五到十年,我國不僅需要扮演全球硬體供應者的角色,更應該成為AI軟硬結合解決方案的領航者。唯有將挑戰轉化為行動,臺灣才能在2025-2030年這個關鍵時期,打造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AI生態系統,實現技術突圍與產業升級,為下一個世代奠定堅實的發展基礎。
瀏覽 79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