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謠言與它們的產地|專家論點【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文/林毓傑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議題主任

新冠疫情在全球延燒近三年,讓有關病毒、疫苗和藥物的謠言累積到前所未有的數量;也因為民眾對「新的變種」、「新的技術」有未知的恐懼,加速謠言的傳播速度。從觀察新冠疫苗謠言的傳散過程,發現散播謠言的驅動力來自「我相信」;擴大散播範圍的成功要素則是「好理解」。因為我相信這則好理解的重要訊息,所以我決定把這則訊息轉貼出去;人們無意識製造出謠言也可能是基於同樣的道理,我以既有的認知搜集有利於我的信念的資訊和證據,而生產出一篇不真實的資訊。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協助查核過不少引用國外研究或政府資料的謠言,看到幾個有趣的現象,或許可以說明為什麼謠言總是有人相信。舉例來說,網路傳言BNT疫苗讓孕婦生出來的孩子得到腦炎,而它的證據則來自一份真實文件,但被錯誤命名為「輝瑞BNT打疫苗後遺症文件」,在其中的第32頁出現了「腦炎」(encephalitis),加上文件裡同時提到兒童和孕婦,傳言便聲稱最近出現的兒童腦炎案例,多半是母親懷孕打疫苗或施打疫苗後哺乳所造成的狀況。

示意圖/123RF

事實上,這份文件的正確名稱為「BNT疫苗授權後不良事件的累積分析報告」,是由輝瑞公司提交給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申請生物製劑許可的文件。文件記錄了2020年底到2021年初,約1億2千萬劑BNT新冠疫苗的追蹤結果,並在其中標註出「不良反應事件」、「特殊關注的不良事件」。而提到孕婦、嬰兒的內容,則在文件的不同部分,記錄各自不同的不良反應,且在孕婦、哺乳中的母親和嬰兒的不良反應監測中,都沒有提到腦炎。但傳言單憑這份文件出現的字眼,就憑空捏造出「母親懷孕打疫苗會引發兒童腦炎」的不實傳言。

這份文件的出現,是美國「公共衛生和醫療專業人員促進透明度組織」依照《資訊自由法》,要求FDA加速公布輝瑞提交的BNT新冠疫苗數據。原先FDA預計這份總計超過30萬頁的文件,若按照程序和可用人力的安排,要在2096年才能全數公布完成。而輝瑞希望能加速公布資料,甚至投入資金、增加FDA的處理人力,才能從2022年初,以每月增加5萬5千頁的速度公開資料。

散布謠言者利用民眾不清楚背後的流程,聲稱這些文件是美國政府與輝瑞不願揭露疫苗副作用的證據;並持續利用FDA後續公開的資料誤導民眾,製造「施打疫苗會造成腦炎後遺症」等謠言。

綜合最近的謠言可歸納出幾個有趣的特徵,包括:看似簡單且合理的邏輯、陰謀論的包裝、真假參半、放大或扭曲部分事實,尤其是疫苗謠言中有幾個特別現象:

  1. 誇張的數據比,但根本亂算或只挑有利自身論點的數字解讀。
  2. 聳動的標題或內容,但事實上只是極罕見的特殊案例。
  3. 看似專業人士的背書,但可能查無此人或該人士沒有發表這類言論,或甚至不具有專業背景。

科學中存在還未有共識的討論過程,在這個階段科學家會善盡職責,告知大眾現在還沒有確切證據可以獲得任何結論;就算有結論,也不代表結論不會因為新的證據而改變,而謠言就常藉此趁虛而入。

真正的科學是嚴謹且複雜的,並希望被大眾所知,而科學並非建立在對立的討論形式上,所以當我們遇到新的科學資訊時,最好的方式就是先保持懷疑的態度,讓科學子彈飛一下。

此篇報導為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與工商時報合作,並刊載於〈科學家新視野專欄〉

瀏覽 884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