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權AI|專家論點【張瑞雄】
作者:張瑞雄 台北商業大學前校長
最近因為黃仁勳的旋風,讓人們認識到人工智慧(AI)對國家的重要性,「主權AI」的概念也逐漸成形,主權AI的目的在培養一個國家AI開發和部署的彈性和自主。
主權AI需要在各國國內建立一個強大的AI生態系統,利用國內的基礎設施、數據、人力資源和網路。但對AI主權的追求不是對AI建立國境藩籬,而是對AI自主的戰略彈性的追求,通常與國際合作同時進行。
這一全球趨勢背後的推動力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經濟和國家安全。從經濟角度來看,AI實現任務自動化、增強人類能力和刺激跨部門創新的能力有望推動經濟向前發展。透過培育國內AI產業,可以刺激高科技產業,創造肥沃的創新生態系統,並培養AI的人力團隊。
國家安全同樣重要,AI對軍事行動到網路安全都有助益,所以不能過度依賴外國技術。主權AI確保在國內就可以存取關鍵數據、技術、專業知識和基礎設施,防止潛在的供應鏈中斷,並在地緣政治日益重要的今日加強國家主權。
為了實現主權AI的願景,努力的關鍵包括:
1. 強大的數位基礎設施,包括最先進的資料中心和強大的運算能力。
2. 人力發展計畫,重點在於STEM教育和培養AI人才。
3. 持續投資研究、開發與創新,培養產學研之間開放的創新合作網路。
4. 監管和道德框架,以平衡創新與隱私、透明度、資料保護、網路安全和道德AI使用等問題。
5. 透過激勵措施、公私合作夥伴關係以及政府在重要系統採用AI解決方案來扶持AI產業。
6. 拓展國際合作,促進跨國資料流動,參與全球AI標準,並面對隱私和網路安全威脅等共同挑戰。
台灣也積極投入主權AI,國家科學委員會的TAIDE(值得信賴的AI對話引擎)計畫專注於開發基於台灣文化、價值觀和習俗的語言模型,這個努力代表了台灣的數位主權防禦,避免外國AI模型的潛在偏見。
通往主權AI的道路上充滿挑戰,需要在資金、人才和數據方面進行大量投資,而對於台灣這樣的小國來說,取得足夠的高品質數據就是一個瓶頸,另外開發尖端大型語言模型所需的運算能力仍然是一個障礙。
除了這些實際困難之外,主權AI會對全球數位生態系統造成國家壁壘,阻礙AI的進步,也會有「科技民族主義」的擔憂,並加劇智慧財產權和市場准入的貿易爭端。
在這個AI顛覆的時代,主權AI前進的道路需要微妙的平衡,堅持道德原則的同時促進創新,擁抱國際合作的同時維護國家利益。各國可以利用AI的改變力量來推動經濟成長、加強國家安全並處理日益數位化世界的複雜性。如果明智合作地追求主權AI,它可以成為世界進步和共同繁榮的催化劑。
瀏覽 1,44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