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長姊帶路】Cooby/Moxa/群暉/中研院/趨勢/群創 軟體工程師 面試分享

原標《軟體工程師實習面試心得》

文/你底子不行 你不夠強

[ 準備方法 ]

因為打算開始找暑期實習的時間大概是四月左右,準備的時間有點趕,離面試的時間大概只有一個月左右,所以我能做的事情大概就是把自己的履歷寫好。我的履歷大概就是一頁,然後都用英文,把自己做過的專案、有研究的領域寫在上面,讓人資可以快速了解你會的技能。 做完履歷我能做的事情就剩下複習演算法跟資料結構了,所以在四月的時候幾乎每天都會寫個四、五題 leetcode,挑 easy 或 medium 下手。可以從 top 100 interview 下去刷,裡面的題目都是很常見的題目。

【學長姊帶路】Cooby/Moxa/群暉/中研院/趨勢/群創 軟體工程師 面試分享
大家有時間還是要去刷個題、練一下演算法

[ 面試 ]

之後就會收到公司的面試邀約,因為以前沒有面試的經驗,也沒有參加過演算法比賽,所以對 coding interview 非常陌生,導致有些面試的時候講話都在抖,還被面試官安慰說不要緊張qq。這次的面試因為疫情的影響,所以都改成線上面試,我覺得有點可惜,還蠻想要到公司實際體驗一下面試流程的。 下面的面試就以我自己面試的順序做排序。

一、 Cooby 酷比 前端工程師實習

酷比是一家新創公司,主要是做 WhatsApp 的 web extension,讓通訊軟體可以在工作、聯絡客戶的時候更方便。這家也是我面試的第一家,面試前一天非常緊張。

一面

我提早了十分鐘進 google meet 等待,等待的過程中我就在腦海中練習我的自我介紹,順便思考一下如果要我改成英文版自我介紹要怎麼講。沒多久人資就進來了,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姊姊。面試的過程中非常輕鬆,很像是聊天的感覺,也讓我沒那麼緊張。主要是問我做了哪些 project、擔任的角色、遇到的難題、遇到不好搞的同事怎麼辦等等。問答過程中也沒有感受到被刁難,非常舒服,讓我有了很好的第一次面試經驗。 最後的提問時間我覺得也是面試很重要的一環,面試不僅是讓公司好好了解你,也是讓你自己有更了解公司的機會。我就問了公司的風氣如何、同事之間的相處模式。 面試結束的幾天後就通知我通過第一關面試了,但後面還有很多關。

二面

就是由酷比的前端工程師來做 coding interview。 二面這邊要說酷比很貼心的點是有先在信中寫到 coding interview 不是為了要考倒我們,而是一起共同發想出答案,而且也在信件最後放上了一些參考資料。因為酷比前端是使用 react.js,所以參考資料都是一些 react hooks 的教學。 很可惜的地方是我之前做過的專案是開發在手機上面,用的前端框架是 React Native,雖然說概念差不多,但是標籤上還是有差。讓我在面試的時候卡在一個很尷尬的情況,我知道題目要如何使用 react native 寫出來,也知道要用哪個 hook,但是要用的 tag 跟 react native 的 tag 不一樣,害我在考試的時候只能在旁邊開 google 找對應的 tag。(應該好好學習 html…) 最後雖然有做出來,但中間都是在找 tag 過中解出來的,有點可惜。面試官也說看得出來我對 html、js 、css 並沒有那麼熟悉,也說他們想找即戰力。聽到這邊我也知道自己涼了…。

結果:感謝信 但還是感謝酷比給我這次面試的機會!

二、Moxa 四零四科技 軟體研發實習生

Moxa 是一家台灣的工業自動化的廠商,主要的產品都是一些工業網路相關的路由器、交換器、介面卡、網路卡等等。會投這家的原因是因為我的專題做的是網路相關,所以想說找一個跟專題類似的實習計畫。 面試官是一個人很好的工程師,他說最近都在忙面試,不只有暑期實習生面試,還有正職的面試,看得出來他好像很累。面試主要都在談我的專題,使用到的 protocol,對 OSI 哪幾層有做研究等等跟網路相關的議題。也有聊到我做的手機軟體,但是沒有往下深入,應該是對應用程式沒什麼興趣。後來也有跟面試官說我最近有寫一些 linux kernel 模組,也對 linux 有基本的認識。所以就開始聊了我寫的一個 device driver,用了什麼技術、演算法、搬去 kernel space 有什麼好處。最後面試官就跟我講了實習生之會會做的題目有哪些,看我有沒有有興趣的。剛好有一個題目是跟 switch 相關,所以也有表明說對這個 switch 的題目有興趣。剩下就是問答,我這邊問了怎麼實習生沒有 coding interview,他說正職才會有。

結果:offer get

三、Synology 群暉 Product Developer Summer Intern

版上都說這是白板題大魔王,面試的時候非常怕面試官出一題很難的題目,讓我只能待在電腦前開始當機發呆。 面試開始一樣先做了簡單的自我介紹,講了一些我做過的專題跟專案。面試官也對我的專題問出了一些我沒想過的問題,而且也的確是專題上的缺失,非常精準。我也只好硬著頭皮回答我這邊的確沒考慮到(後來想想,我應該要在這裡提出一個可以改進的方法),在這邊應該被扣不少分。 接著就是 coding,出乎意料的是面試官出了一題 leetcode easy 的 maximum subarray,讓我有點意外。我第一時間就想說可以用 O(n) 解出來,結果在實作的時候搞錯什麼時候要讓目前的總和歸零(目前總合如果小於 0 才需要),我寫成如果遇到負數就歸零。面試官馬上就給了一個我演算法會錯的測資,只能說群暉的工程師真的是有料,一下就看出問題。 面到後來我看出問題的時候,就有點來不及,已經一個小時了,那邊的會議室剛好有人要使用,就只好草草結束qq。連最後問答的時間都沒有就結束這次的面試了。我自己也覺得很糟糕,連 easy 這種必拿的題目都可以出錯…

結果:無聲卡

四、中研院資科所 暑期實習生

中科院聽起來很厲害,所以就想說碰碰運氣丟個履歷,好像也沒有任何面試。就單純的書面審查而已,所以我覺得履歷做得好的人在這邊可能會很吃香。我後來備取上一個跟深度學習相關的實驗室,但是我對深度學習真的沒有什麼太大的興趣,所以後來也婉拒。如果錄取一個跟作業系統或是記憶體相關的實驗室我應該會很掙扎到底要不要去吧,因為我自己比較想累積一些業界的實作經驗,但是又對這些底層的題目很感興趣。 收到錄取通知的當下差點忘記自己以前有投過中研院的實習,想說這是怎麼回事。

結果:offer get

五、Trend Micro 趨勢科技 軟體開發與測試工程師 暑期實習 

Codility 趨勢科技面試的方式是都給有投遞履歷的人一份 codility 測驗信,好像是在 120 分鐘內寫 3 題,語言不限。我覺得寫起來很輕鬆,畢竟就是自己平常刷題的形式,不用兩個小時應該就寫出來了。難度大概是在 easy 到 medium 之間。 面試過了大概快一個月才通知我測驗通過,要約下一個階段的面試。當初還以為我程式測驗的時候就被刷掉了,一直思考哪裡有地方寫錯。 面試是有兩個主管來面試,好像是同一個 team 的。一開始也是自我介紹後開始問問題。被問比較多的地方是我開發的手機應用程式,像是:怎麼找出一個 bug 的,舉一個實際的 debug 例子、在這個團隊中擔任的角色、在團隊中遇到最大的問題並且是如何解決的等等。像是從一個突發的狀況去解析出哪裡有問題,怎麼快速地找到問題在哪個部分,用了哪些工具去找到這個 bug。之後還有問了 app 的前、後端的架構。 我覺得我把我的 debug 邏輯講給面試官,讓他們知道我的思考邏輯是很重要的。面試官還有問我的缺點,我覺得這邊回答的方式要很巧妙,要不太誠實地去說自己的弱點,又有起到加分的做用。我就回答說看到 play 商店的負面評論會讓自己感到很沒動力,好幾天都不想碰程式碼,但是經過一些想法過變,我把這些評論當成我們應用程式可以改進的地方。 面試的尾端面試官也有跟我說有一些類型的工作可以去做挑選,讓我排志願序,他們很驚訝我沒有把前端排第一個(因為我介紹 app 是說我擔任前端工程師),居然排一個系統軟體當第一個。最後也跟平常一樣問了軟體開發流程、公司風氣等等。還有問了一個如果我有幸錄取貴公司的實習生,我可以先去了解哪些會使用到的工具等等,讓他們知道我是真的對這個職位有興趣。 這次面試我覺得是我表現最好的一次,想要表達的內容都有好好傳達給面試官。

結果:offer get

六、Innolux 群創 系統開發工程師 暑期實習 

突然收到群創寄給我的面試信,好像是很久之前為了抽獎在校園招募填的,想說既然都約面試了,那就面面看。 面試官是一位工程師,但是他沒有開鏡頭,只有我開,一直對著自己講話蠻尷尬的。一樣自我介紹後就換面試官介紹實習的內容,但是感覺面試官對我做的專題或是專案都沒什麼興趣,我大概解釋了一下 Linux O(1) Scheduler 的架構跟如何運作後他也沒跟我有討論,所以就結束自我介紹的問答,開始講實習的內容。 印象中好像是說會用到 java,我跟他說過我對 java 很陌生,只知道最基本的語法。他說沒關係,他自己也是上班之後才開始學的。後來他有問一些居住的問題,因為實習地點在南科,問實習生看有沒有需要住宿等等。面試時間也很快,表定也只有半小時,所以一下就結束了。

結果:無聲卡

[ 心得 ]

我覺得在準備面試跟面試的過程都會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可以找出問題並且改進它是我很享受做的事情。有一種打怪練等的感覺,可以慢慢變厲害。面試幾次後也會對面試越來越上手,不會像當初一樣那麼緊張。我覺得在很多實習的面試都會遇到演算法跟資料結構的問題,甚至到之後正職軟體工程師也會是一個面試看重的點。大家有時間還是要去刷個題、練一下演算法,畢竟現在不刷題真的會找不到工作。 以上就是我實習的心得,祝福大家未來都可以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或是實習,謝謝大家。

本文由 DCARD 網友 授權轉載, 原文: 《軟體工程師實習面試心得》

___________

你也有經驗想分享嗎?快來投稿賺稿費吧!

瀏覽 932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