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長姊帶路】PicCollage Product Designer 面試分享
原標《My Interview Experience with PicCollage | 據說是軟體界的五燈獎? — PicCollage 面試紀錄》
文/Wen Lin
今年是設計師職涯的第四年,感覺必須留下點什麼紀錄自己的成長。自從當設計師一段時間後,我也在做產品中知道自己喜歡與不喜歡的事,為自己設下計畫與挑戰並定期檢視自己的成長,當然面試也是一個給自己的禮物與考驗,一方面能夠了解市場上自己的價值、另一方面接觸不同公司運用的技術與業界趨勢等。希望這篇紀錄可以為正在面試的你加油打氣,相信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是一種禮物。
另外這篇紀錄稍微特別一點的地方是,也是為了紀錄下這一整路幫助我的同事、朋友和大佬們,真的非常感激能在台灣 UI/UX 與軟體業界遇到這些貴人們,默默地付出、助人前行,這個精神值得 10,000x Respect (敬禮鞠躬),沒有他們的提攜我只能在地上爬吧。希望以後我也有這股天使光幫到更多的人。
這篇適合的閱讀對象為:
想了解外商面試的朋友
真心喜歡影音/圖像設計編輯產業的人 (like me)
個人背景
簡單分享我的背景:國立大學應外系畢,今年是轉職後的第四年,更清楚自己想要的職涯目標。希望未來繼續做賦能 (Empowering) 的產品,幫助人們「創造」任何事物。
為什麼投 PicCollage?
首先,在公司做的產品也是圖像影音編輯類,也就是一般在 App Store 的 Photo & Video 類別的產品,團隊之前幾次都很幸運地出現在台灣區排行前 10,還登上 App of the Day!
其次是,自己常常用手機記錄生活、剪輯、拼貼照片合輯等,幾乎都是在手機上完成,手機都裝滿了各種圖像編輯產品,共 70 個App…最近愛上發 Reels,因此黏性又更高了。
再者為 PicCollage 也是賦能類的產品,「empower people to make anything to celebrate everything」光是這點也符合長遠的職涯方向,因此就鎖定堪稱業界「五燈獎」之稱的 PicCollage。(感謝友人提供如此精確的譬喻,如果不知道「五燈獎」是什麼,那您絕對是年輕人~)
關於接觸到這類產品,是大學拿到人生第一台平板,也是 IG 剛出來的時候,就安裝了生態系旁支的產品 PicCollage、PhotoGrid 來輔助自己做圖,就這樣拼圖了十年。
PicCollage 基本資訊
• 工作地點:台北 (有實體辦公室,也可選擇遠端)
• 員工人數:100+ 人 (正職約 70 人,面試時的數據)
• 投遞方式:透過內部員工內推 (Referral)
• 面試職位:Product Designer (Web Product)
• 面試期間:3–4 週左右(依每人面試狀況、公司規劃而定)
• 面試方式:遠端視訊 與 辦公室現場面試(現場面試階段時也可選擇 Virtual On-site)
• 面試語言:中、英文
• 面試流程: HR、Hiring Manager Interview → Design Challenge (數天,看個人) + Presentation → Design Challenge Review Interview → Onsite Interview (Design Challenge Review + 不同組別的團體面試 Group Chat),總時長約 1 個月
• 參與面試人員(約 15 人):HR、Product Designer(3)、Design Manager(1)、Product Manager (3)、Front-end Developer(1)、Design Engineer(1)、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1)、iOS Engineer(1)、Android Engineer(1)、HR Manager(1)、CEO
• 面試結果:Decline / Thank You Letter
準備方式
由於求職意向也會多看外商與組織編制完整的團隊,期許自己不止在設計,產品策略、數據感、創業思維等方面也可以 Level up,所以這次準備的面向就是紮實的往 Product Designer 走。
1. 求職條件
即便心中會有一些鎖定的目標,但最初期還是建一個 Notion 表格列出自己的求職條件,也作為自己最後過濾不同 Offer 的參考。但條件一多的話,也要思考能取捨或犧牲的,以及產品發展性來限縮求職條件。就像跟 YouTuber 劉芒拜月老一樣,條件清楚列出、朗誦出來(?),方向越清楚才知道如何判斷市場上的寶藏職缺並消除雜訊。
2. Product Designer FAQs
準備兩套 Interview Questions 題庫: 一種是 General 的面試問題(例如:你為什麼離開上一家公司?),另一種是行為面 (Behavioral Questions)。盡可能把答案寫下來,免得回答問題時腦袋空白。
如果是在寫 Behavioral Questions,可參考大家常用的 STAR methods。另外 Aona (UX Researcher @ Google) 提供的 5 Storytelling Tips 也滿有幫助的。
可準備兩套題:General & Behavioral Questions
3. 找人練習面試
當時前面 1、2 題庫都準備好後,便找幾個人協助看我的 Written Answers 與模擬面試:My UX Mentor Peihsiu、上 Amazing Talker 與 Cambly 找老師。(Cambly 推薦 Sass,非常有耐心的加拿大老師但常常會閒聊出去,請把老師繞回來面試上)現在回來看,英文程度還行的話(是覺得我已經退化…),抓一兩個友愛同學來幫忙驗收好像也是可以~總之建議不要在這上面花太多錢,除非很有自信可找到好老師。
4. 面試作業準備
2~3 這段幾乎是在面試之間的空檔準備的,同時也會準備面試作業。PicCollage 有 Take Home Quiz(於初次面談後),題目會揭露於 Google Doc,從題目給予的情境訂出主題,開始做設計作業。
以 Gamma 文件化整理資訊
依據當時收到的題目後,提煉出「How Might We」開始做作品,最終成果需是 Hi-Fi Mockup。 關於這份回家作業(Take Home Quiz),我以一份 Gamma Doc 提供數據、文章來補齊這題目的脈絡,這也是我第一次以文件化方式梳理題目。(不選 Notion 呈現的原因是,Gamma 主打他是將文件做成可以直接簡報呈現的軟體,但事實上內容太多的話,在 Presentation 的時候還是不夠方便閱讀)。為了準備,同時也找幾個朋友快速訪談,取得有用的見解 (insight)。 光是當初的文件梳理與資料搜尋大概花了一個工作天的時間,如果能重來,我會直接從解決方案著手,再回來把脈絡補齊。
Gamma 文件架構:
– 破題
簡述題目內容,題型偏開放一點,所以簡單陳述最後為什麼限縮到這個主題。
– User Story
– 透過 How Might We…揭露產品目標與核心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 Scenario (梳理在這個問題之下每個情境的脈絡)
– 痛點
– 驗證指標是什麼
– 人物誌
– 易用性測試
– 擬定任務
– 任務清單
– 執行成果
– 產品的資訊架構
– 競品分析
– 產品 Roadmap
用 Figma 做 Main Flow (Desktop Web & Mobile App)
因為這個職缺為 Web 端,因此需要做出 Desktop & Mobile 的 Hi-Fi Mockup 一找到 How Might We 時,當下實在是太高興,以至於認真地從頭開始做一個 app,除了把 Main Flow 做出來外,還一併把 App Icon、Empty State、Error State、無網狀態等都做了出來。幾乎是當成公司一期 Sprint 收到的專案工項來做。 由於拿到作業題目的時間大概工作天剩下一個週末,平日還要上班,等於是兼差性質在做,到 Design Challenge Review 關卡時,其實只完成 Mobile 版本。(還是壓底線,最完整的是文件,再者才是這份手機稿版本)。 PicCollage 的 Chris 很貼心地提醒我下一階段的面試要補上電腦版。
面試過程
這次面試分享將著重在 Design Challenge Review 與 Onsite Interview 兩部分。
1. Design Challenge Review — 1hr — 1.5hr
• 參與人員:Design Manager、Design Lead
• 使用語言:中、英文(依面試官當下使用語言切換即可,如果真覺得自己要用中文補充再禮貌性地跟面試官說~)
由於面試時間有限,所以主管請我以 10 分鐘陳述我先前做的 Gamma Doc,後面約 10–15 分陳述自己僅完成的 Mobile 作業,一邊 Review 作業,這時主管們也會相繼發問。後面時間就是問關於團隊的問題、作業有沒有需要調整的部分,也有被問到一些 Behavioral Questions。 面試當下,主管有提醒我似乎太專注在 Search 這塊功能,所以可以回到 Main Flow,把概念陳述地更清楚。後續有詢問面試官與導師們,這次面試可以檢討的地方:
研究成果 (Gamma Doc) 與 設計稿 的相關性(Correlation)
– 把 HMW & 訪談找出來的 3 個 insight 與 設計稿 Main flow 結合
– Main flow 是一整個旅程的體驗(用戶用你這套服務的完整體驗是什麼?)
2. Virtual Onsite — 4–5hr
• 參與人員(約 15 人):HR、Product Designer(3)、Design Manager、Product Manager (3)、Front-end Developer、Design Engineer、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iOS Engineer、Android Engineer、HR Manager、CEO
• 使用語言:中、英文(對方用哪個語言詢問,就依對方語言回應即可)
前一天 HR 會傳送當天面試 Schedule。雖然表定 4 小時,但每道關卡看個人面試狀況而定,剛好當時面到快 6 點。如果有面到最後一關的人,建議當天不要排任何行程~PicCollage 有提供實體面試與線上兩個選項,建議選擇實體面試,到辦公室會比較好。當時準備期間,台北不知道為什麼連日大雨,雖然想去辦公室但擔心當日天候不佳淋濕了面試的心情,殊不知當天出大太陽XD
這關總共有 8 個 Session,至於每個 Session 的安排,則是由 PicCollage 針對每位面試者狀況調整測試內容:自己面下來,覺得第一關是最簡單的。
1. 第一關:Overview & Office Tour (辦公室導覽)
HR 會解釋稍後的面試流程、Small Talk 完順便 Room Tour,整體面試較為放鬆的橋段。 HR 會是整場面試的 Host,負責控時與控場。
2. 第二關:Fast QA (快問快答)
這關是團隊面試,快問快答,被問到的問題有:
• 為什麼想換工作?
• 喜歡 PicCollage 哪個部分?
• 喜歡 PicCollage 哪一個產品?為什麼?
• 最近有用哪些 App 或 Web 服務嗎?
• 如何與產品經理/工程師協作?
• 有與產品經理一起提案失敗的經驗嗎?
這關參與的人員非常多:有 Product Designer(2)、Product Manager (3)、Design Engineer、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iOS Engineer、Android Engineer 等,約 9–12 位不等,但基本上會是未來業務上會接觸的夥伴。
如果是 社恐人士/內向者/投射者 記得要先深呼吸…,這個 Session 對於不擅長接觸人群的我,加上大家爭先恐後地問問題,很像是一個快速 AMA (Ask Me Anything) Session,反而不像是「快問快答」,因為上面的問題不太可能一次 30 秒回答完。(甚至有些覺得比較偏向 Behavioral 的,不像快問快答的問題形式)
3. 第三關:Casual Chat
也是相對輕鬆的關卡,屬業務上緊密接觸的夥伴會加入。
參與人員:Product Manager(2)、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iOS Engineer、Android Engineer 約 5 人左右。
如果這些夥伴上一個 Session 也在場,會延續剛剛問的內容,並繼續聊聊與工程師協作的經驗,如:如果遇到工程師很懶,他明明做得到,但不想做,你會怎麼辦?再來開放求職者問問題,我當時問的是:你們覺得團隊或自己在工作上遇到最困難的事是什麼?(工程師回:應該就是當組織型態是由 Bottom up 想一個新的產品方向時,要如何試才會找出能真正營利的方向)
4. 第四關:Problem Solving
過了整段面試最長的組間休息後,迎來難度逐漸拔升的關卡。
參與人員: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CEO
這關是給我一個簡單的 Prototype 實際操作後,發現問題、然後在 5 分鐘內畫出一個優化方案(線稿)並陳述自己為什麼選擇這個解法。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 在這關擔任 Facilitator,CEO 才是主考官。這關狀況不是太好的原因是,當時 CEO 人在大露台,風太大導致對方耳機收音都被風灌進去,我幾乎聽不清楚,只好由 Facilitator 協助解釋一次剛剛的問題,當時應該是太緊張,所以有些問題答得不好,或沒答在點上。可惜時間只有 30 分鐘,很難再詳細補充(elaborate)自己想法。也就是說當下也沒時間口頭修改答案,因為緊接著就要進下一關。(再度印證真的要現場面試啊~) 默默覺得組間休息應該落在這關結束後,因為緊接著下一關也不簡單!😂
再來是覺得 Facilitator 是輔助角色的話,也可以多陳述他在這關可以輔助的地方是什麼~(一般在舉辦工作坊時,認知上這角色會偏向輔助性質)因為在面試過程中他比較像旁觀者。
5. 第五關:Creative Brainstorming
參與人員:Design Manager、Product Manager
這關有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以量制勝的 Crazy 8,設計主管會擲骰子,從骰子的 icon 裡頭互相排列組合新的點子。第二部分是要從稍早的 Crazy 8 點子中揀選符合「市場適存度 (Product Market Fit)」的產品,思考獲客來源、取得客源渠道(社群)…等。總體覺得這關燒腦但很有趣,偏設計思考 + 商業/產品思維,這是以前工作上較少的腦力激盪經驗,希望未來有機會引進這套模式到團隊試用,或未來所處的團隊就已經這樣運作來激勵設計師思考。
6. 第六關:Design Challenge Review
參與人員:Design Lead、Product Designer (2)
這關是接續上次 2nd Call 第二次面試,將 Design Challenge 未完成的 Desktop 端頁面做完並製作 Presentation 與 Hi-Fi Mockup。這次主要把產品的 Main Flow 梳理清楚、提供上次未能在面試中處理好的 UI/UX 解決方案、整理成可互動的 Prototype 與簡報。這次簡報的目標就是讓先前的 Gamma Doc 研究結果、訪談找出來的見解與設計稿更緊密結合。(但顯然還不夠)
可以做簡報的原因是:
將說故事的主控權拉回自己身上
幫助自己把故事梳理得更清晰
我的簡報架構:
**理解**
– 情境
– 人們遇到的問題 (痛點)
– 目標(Goal) 與 任務(Task)
**同理**
– 同理他人、痛點
– How Might We…
**探索**
– 設計解法(展示 Main Flow)
– 功能探索
**設計與驗證**
– 易用性測試
– 任務設定
– 顧客旅程地圖
面試過程有哪個環節 HR 可以改善的
提一個印象比較深刻的是,Design Challenge 的完成時間是建議 45 分完成,但我覺得這個時間可能要保留一個彈性給 Candidate 自己抓,大概就抓一個基本完成時間 2 小時「以上」,理由是做到 Hi-Fi Mockup 的程度應該不止 45 分鐘(大概執行完腦內活動 + 畫 Wireframe 就差不多了)。
到這關時,肚子真的餓到不行…(所以要抓緊於休息時間吸一下能量果凍)
面試心得
雖然一週後收到了拒絕信(當下真的很難過),不過能走到最後一關已經很幸運了,面完之後整個精神都耗盡,只想好好睡一覺。面試過程中,HR 都會提前告知流程及作業需要花多久時間完成,行程前一天 HR 也會溫馨提醒,甚至在面試過程中,HR 幾乎都很會控場,真的很尊敬他們~果然是一群很會打理「人」事務的 People Operations。通過這麼嚴謹又冗長的面試流程,可以理解公司在用人是相當謹慎的,文化與能力都相當看重,所以需要不同夥伴來評估這位候選人是否適合團隊。
面試結束後,我有主動跟 PicCollage 的兩位設計主管 Chris 與 Way 請教可以加強的部分,真的相當感謝他們,覺得自己賺到了一堂大師課!
關於面試過程:
1. 研究成果 (Gamma Doc) 與 設計稿 的相關性(Correlation)
– 把 HMW & 訪談找出來的 3 個 insight 與 設計稿 Main flow 結合
– Main flow 是一整個旅程的體驗(用戶用你這套服務的完整體驗是什麼?)
太緊張導致沒有回答到點上
2. 較缺乏 higher level thinking — 產品/商業策略思考
平常可練習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
• 反覆練習能否推論出一套合理且有邏輯的論述。反覆練習變成反射動作,但要真心喜歡才去練習,不能硬把它當成工作做。
• 一頁式報告:提供 Main Flow 一頁就講完你的設計重點
• Elevator pitch
給內向人的忠告:
最後,我想說準備面試的人都辛苦了~這段旅程很辛苦也會有收穫的。給內向者一點小建議,當你知道自己會經歷這些面對一大群人團體面試時,心理建設務必做好,社交精力一定會隨著面試時間拉長而耗盡,也務必要撐住!不要現場社死(因為你有多想要這份工作,願有多大,力就有多大)可以催眠自己這段時間是外向寶貝,沒電時,要在每場面試間留個空檔休息喘口氣,休息夠了再上場打球。
相關資源
Indeed — 面試準備
上頭滿多關於面試題如何準備與回答,有影片與文章可搭配閱讀
YouTube — Aona Talks
本文有提到這部影片 5 Storytelling Tips ,她的其他影片對設計師/研究員職涯也相當有幫助
找 Paid/Volunteer Mentor (ADP List/UX 四神湯/…)
陪你一起看面試作業、模擬面試,像 UX 四神湯、ADP List 等也都是很好的資源!最近 Simon 也有開導生計畫(非業配)
Mock Interviews (Eng)
Amazing Talker、Cambly 都是非常好的資源。因為如何選到自己適合的老師,此屬私人品味,很怕誤人子弟(躲)恕無法在此推薦師資,自己感到舒服的學習方式就是最好的!
你以為這裡就結束了嗎?~想繼續閱讀的話,還有彩蛋!🥚🥚🥚 (註:以下是單純筆記分享,帶有個人色彩,不一定適用到每人狀況)
彩蛋:找到定位、建立知識體系
當時在與設計主管交流時,他們都提到設計職涯發展重要的兩件事:
1.找到自己定位、2.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自身覺得這兩點是自己學經歷上 與 校外/非正式的轉職型設計教育機構較少被提到的內容。大部分的轉職系統是先教硬實力,但極少觸碰到「如何建立知識體系」與「找到自己定位」、甚至「獨立思考」等面向。(或許跟台灣本身教育風氣相關,或者是教育機構本來就是以「轉職」為教學導向,在此暫不贅述),但我想這幾項議題會是一般新手轉職後除了硬實力培養,若要思考自身長期職涯發展時需留意的。
找到定位
以自身理解,知識體系在建構之前,需要清楚知道「我是誰」,定錨自己的北極星,乃至問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過上什麼樣的生活等。與自己的需求對齊,向內探索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一旦清楚自己方向,就可逐步踏上「建構知識體系」之路。
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當時 Chris 有提及「洗衣機理論」,這就是他自身的知識體系:
理論與實作並重,不可特偏重其中一側會失衡。 在書上看到理論不是用背的, 看到理論可以透過設計驗證,有時理論不見得可以完全應用在實作(現實生活太多變因)。
設計主管: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這其實也反映自己讀了這麼多書,要確認有讀進腦袋裡,最快的方式就是透過實作、教學、寫作,反芻與思考。這過程滿難的,我也在嘗試透過寫作或公司內部知識分享來釐清自己是否真的掌握了這些知識,內化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在思考層面能夠依據這套體系運作。
培養更高層次思考的訓練方式
同時他們也提及培養更高層次思考的訓練方式,我認為這方法適合當只有一人時也可以做的練習、兩人以上可一起討論:
1. 玩 App | App Critique
不只看交互與設計,要思考「WHY」,為什麼它要做這個?
從這個產品的 Main Flow 核心用戶旅程地圖,思考他好用/好玩的價值在哪? 進而連結到這間公司的 Business Model、他的營運/盈利模式
2. From MVP to MLP → Viable Product to Lovable Product
不只是可用、實用,這個產品除了實用以外,他能為用戶帶來的價值是什麼? 能不能以 3 句話內總結這個產品的重點,轉述給朋友聽,朋友受到你的介紹吸引而去下載。
3. 觀察一個產品的 Main Flow 後,從底層去拆解
當你未來要 Pitch 給老闆的時候,先展示 Main Flow,用最簡單的 3 句話囊括你的提案要解決的問題/帶來的價值。
一直反覆練習能不能推論出一套合理且有邏輯的論述。反覆練習變成反射動作,要真心喜歡才去練習,不能硬把它當成工作做。
感謝
這邊是感恩時間~受惠於太多前輩們,需要在此一一叩謝,以表尊敬與感恩。(那個這不是金曲獎,沒有時間限制,所以一般讀者您可以關掉本分頁了XD)
這場面試應該是設計生涯最難的一場面試了!首先感謝 PicCollage 的 Nana、Jo、Lichin、Chris、Way 。謝謝 Nana 與 Jo 幫我內推,還有 Lichin、Chris 的鼓勵與接受我各種問題,也感謝 Chris 與 Way 在這場面試中的回饋,真的相當有收穫!還有感謝導師 Simon、四神湯的 Peihsiu,感謝面試過程中的指導與陪伴,建議都拳拳到肉。還有朋友們的鼓勵!(Mika、C、Claire、Ruby、舒舒…剩下的人真的太多講不完惹)
以上就是今天的小分享,希望透過這個經驗分享,可以幫助到需要的人!
本文由 Wen Lin 授權轉載 原文《My Interview Experience with PicCollage | 據說是軟體界的五燈獎? — PicCollage 面試紀錄》
___________
你也有經驗想分享嗎?快來投稿賺稿費吧!
瀏覽 2,90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