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宣布延建晶圓廠 晶片產業人才荒成隱憂

編譯/高晟鈞

全球半導體工業面臨人才短缺。隨著資深半導體工程師準備退休,晶片製造商很難找到年輕人來替代,青黃不接的現象愈發嚴重。近期,台積電(TSMC)本週宣布延後晶圓廠建設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近期,台積電(TSMC)本週宣布延後晶圓廠建設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示意圖/123RF)

根據相關人士分析,儘管美國《CHIPS晶片法案》已經在多個州內刺激了價值超過2000億美元的新晶圓廠投資,但仍然有超過10萬名技術工人的職位空缺。台積電表示,近期將把數量不詳的台灣員工轉移到亞利桑納州鳳凰城附近的新工廠,以加快建設速度。該公司表示,建設障礙將迫使亞利桑那州的預計投產時間推遲一年以上,最快預計將在2025年完成。

更多新聞:AI如何拯救萎靡不振的矽谷?

麥肯錫半導體業務聯合負責人Ondrej Burkacky表示,施工緊縮即將來臨,人力資源短缺的範圍將從建築工人,到運營工廠和設計晶片的工程師等等。美國晶片製造商SkyWater在7月初準備好的講話中表示,到2030年,快速擴張的美國半導體行業將需要大約25萬名新工人,其中包括5萬名工程師和20萬名技術人員,以處理晶圓廠運營和設備維護。

由於《CHIPS晶片法案》的推動,造成了薪資需求的飆升。幾年前,一名擁有4年工作經驗的工程師年薪約落在10萬美元,但現在,擁有三年的工程師的期望工資卻上升到15萬美元。青中年工程師的技術上的銜接也是一大問題。有一整代擁有7至15年工作經驗的工程師正準備退休,但沒有人能接替這一技術空白。

雖然台積電和三星等公司依靠擁有碩士和博士學位的電子工程師來運營其在亞洲的工廠,但美國的晶片製造商可能需要依靠退伍軍人來填補這一缺口。

Lauren Hart表示:「如果你觀察一下海軍或空軍的典型入伍成員,就會發現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成為了專家系統操作員。而這一背景將使他們成為優秀的晶圓廠運營人員。」

《CHIPS晶片法案》投資回報的多寡,很大程度也將受工人質量、人數、職缺的填補所影響,倘若工人短缺的現象無法得到解決,投資報酬率將大大降低。

資料來源:EETIMES

瀏覽 514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