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半導體產業重拳出擊 德國Infineon工廠宣布動工

編譯/高晟鈞

示意圖:123RF

美國佔據著半導體開發的領先技術,而大多的晶片代工生產線,則落到了台灣、中國和韓國等國家身上。歐洲目前正努力減少對於亞洲各國半導體晶片進口的依賴性。

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很可能來自於目前北京和台北的緊張局勢。有專家預測,倘若真的戰爭爆發,世界上將有接近3/4的半導體晶片相關產業將面臨嚴重的癱瘓,更遑論完全幾乎完全依賴於亞洲地區進口的歐洲國家了。

歐盟委員會主席Ursula von der Leyen便表示:「即使是最輕微的貿易中斷,也會對歐洲強大的工業基礎和內部市場造成嚴重打擊。」歐盟表示,提高晶片的國內生產,培養上從電動汽車下到智能手機的半導體晶片行業自主性,將緩解過去兩年,困擾歐盟許多重要科技行業,晶片供應短缺的窘境。

近期,來自德國的Infineon英飛凌,便正式宣布斥資高達50億歐元的半導體製造廠,將在Dresdon正式動工。

「根據上個月才批准,斥資高達了430億歐元的歐盟晶片法案,我們希望可以在2030年時,在半導體行業所佔據的份額從10%提升為20%,而與英飛凌的合作,將至關重要。」主席Ursula von der Leyen說道。

英飛凌預計該半導體晶片工廠,將於2026年完工並正式開始生產。新的300 mm晶圓廠,是該公司歷史上最大的投資,並且將為目前位於Dresdon的製造基地增加巨大的輸出產能。另外,其它晶片製造商也正在德國進行投資,其中,總部位於美國的Wolfspeed便投資了27億歐元在Saarland建廠。而英飛凌也預計將斥資額外的170億歐元,在Magdeburg進行新工廠的建造。

盡管歐盟晶片計畫已經略見雛形,但Ursula von der Leyen警告說,歐洲目前仍依賴個別供應商的原材料,尤其中國更是控制著晶片生產所需要的矽供應的76%。

為了在更近的地區獲得元材料,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歐盟目前正在與加拿大、美國、甚至澳洲建立夥伴關係。另外,歐盟最近也通過了關鍵原材料法案,旨在確保歐洲獲得稀土原素和原材料的穩定性。

資料來源:TheNextWeb

瀏覽 416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