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關稅鬆綁不代表無事!葛如鈞:企業應重審體質、市場多元布局

記者 鄧天心/台北報導​

美國時間2025年4月2日,總統川普宣布對全球多數國家實施「對等關稅」,其中對台灣課徵32%的進口關稅,然而,​才過幾天就在4月9日,川普政府隨即調整政策,對包括台灣在內的75個國家暫緩實施新關稅90天,並在此期間將關稅稅率降至10% ,雖然政策一時鬆綁,但國民黨立委葛如鈞表示,這段「觀察期」不代表解除壓力,反而是企業重新審視體質、提前布局的關鍵時刻。

當川普關稅政策暫緩90天,國民黨立委葛如鈞提醒台灣不可鬆懈,呼籲政府把握機會重整策略、強化談判籌碼,才能在全球經貿新局中站穩腳步。圖片來源:1111人力銀行

更多新聞:美國關稅暫緩!郭智輝:對美採購2千億美元、中小企業紓困14日出爐

關稅只是開端 真正壓力才剛開始

葛如鈞提醒,這不只是出口數據的波動,而是台灣產業面臨結構性挑戰的前兆,他曾於2014年參加美國奇點大學(Singularity University)夏季課程,為首位入選該校的台灣人,也曾擔任SLP(Startup Leadership Program)全球創業家網絡台北分部年度執行長,積極推動台灣新創生態與科技交流,他觀察,這波關稅變動看似給出緩衝期,實際上卻是一次壓力測試,特別是對電子、鋼鐵、機械與農產品等傳統出口產業,中小企業恐怕首當其衝。

建議推動多元化 減少對單一市場依賴

葛如鈞進一步提出五項具體政策方向,作為回應當前關稅危機的可行策略,他主張,應從外交談判、產業布局、技術升級、供應鏈優化與財政治理等面向,全面強化台灣的應變能力與談判籌碼。

首先,應積極主動與美方協商,透過提出降低部分對美關稅、擴大自美採購,以及在匯率政策上展現彈性等方式,爭取對我方出口商品的關稅調整與豁免空間;其次,建議加速推動市場多元布局,鼓勵企業開拓東南亞、歐洲、印度等新興市場,同時簡化台商赴美設廠的行政程序,展現深化經貿合作的誠意。

第三,主張將政府資源聚焦於產業升級與數位轉型,將補助資金轉為研發與創新基金,協助企業發展高附加價值產品、提升生產效率,並積極導入綠色能源與永續製造技術,以強化整體競爭力;第四,強調供應鏈在地化與區域整合的重要性,建議仿效台積電全球布局模式,擴大與國際夥伴的實質合作,並設計相關誘因,促進關鍵人才與營運利潤回流,確保本土產業利益不被稀釋,最後,認為應建立獨立且具公信力的審查機制,確保公共資源分配過程公平、透明,有效防止資源誤用與利益分配失衡的情況,提升整體政策的執行效率與社會信任度。

受到美國關稅政策影響,當周台股開盤即重挫逾2,000點,台積電股價一度跌破850元大關,反映市場對未來出口的不安,針對這場衝擊,葛如鈞指出,這已不再是單一的貿易摩擦,而是一場對台灣經濟體質與應變能力的壓力測試,他進一步指出,政府現階段的應對措施顯得倉促、缺乏系統性,補貼政策不清,面對國際環境急遽變化,若無整體戰略與長期規劃,僅靠短期補助,難以撐起產業信心與競爭力。

各單位應整合內部資源 強化外部談判力

在談判層面,葛如鈞強調,若台灣希望取得實質對話,先具備三項基本條件:清楚理解對方規則、精準盤點自身籌碼,以及審慎規劃出牌時機,他提醒,目前政府對於談判節奏與籌碼策略尚未形成共識,不僅容易失焦,在未能有效掌握主導權下,可能被排除於實質協商外,淪為被動接受條件的一方,葛如鈞最後呼籲,當前局勢已不容忽視,政府應迅速回歸理性分析、全盤部署,整合資源、重整產業結構,強化對外溝通與談判籌碼,為台灣在新一輪全球經貿秩序中爭取有利位置,避免錯失突破契機。

對於本次關稅政策對台灣產業的影響,1111人力銀行總經理張篆楷同步表示,台灣產業在面對國際變局時,一直展現出極高的彈性與韌性,他指出,「現在其實就是企業的『壓力測試』階段,根據不同產業特性,企業可以階段性調整策略,以及重整資源配置,未來一個月將是關鍵觀察期。」整體而言,雖然全球經貿環境仍存在諸多變數,但他認為,只要公私協力、彈性調整,台灣的企業與勞動市場不至於受到太嚴重的衝擊,台灣產業仍有重新佔得全球產業鏈先機的可能。

瀏覽 1,050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