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居「AI晶片碳排」之冠!綠色和平籲2030年全面用綠電
記者李琦瑋/台北報導
綠色和平10日發布全球首份AI晶片碳排研究〈晶片榮景後的暗影〉,揭露臺灣半導體龍頭台積電的綠電轉型遲緩,用電高度依賴化石燃料發電,成為AI晶片製造的「碳排冠軍」,不僅造成臺灣環境負擔,更惡化台電財務虧損狀況,最終讓全民承擔電價上漲與通膨壓力。

台積電為AI晶片製造的「碳排冠軍」
研究報告指出,AI晶片製造高度集中於東亞地區,由台積電、三星(Samsung)、美光(Micron)與SK hynix等主要供應商,分別在臺灣、日本、韓國生產AI所需的邏輯晶片與記憶體晶片。2023至2024年間,全球AI晶片製造用電量從218 GWh激增至984 GWh,年增幅超過3.5倍,其中臺灣用電就暴增至375.8 GWh,占全球總量高達38%,主要來源便是台積電龐大的AI晶片製造產能。
延伸閱讀:AI晶片耗電與碳排衝擊關稅戰?綠色和平10日將揭碳排內幕
研究報告提到,台積電高度依賴化石燃料,使其AI晶片製造碳排量高達185,700公噸CO₂e,遠高於日本與韓國總量,並超越三星、美光與SK hynix等東亞競爭對手,成為AI晶片製造的「碳排冠軍」。
台積電耗電最大、碳排最多 為臺灣埋下隱憂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張皪心表示,儘管台積電在AI晶片市場持續擴張,綠電轉型腳步卻遠遠追不上用電成長速度,為臺灣環境和經濟發展埋下隱憂。數據顯示,台積電2023年受惠AI發展產能大增,全年度用電達232億度,其中僅有25.9億度億度來自綠電,臺灣廠區近9成用電依賴化石燃料,以台電該年每度電虧損0.9元估算,台積電1年就增加台電約184億元虧損,約占全年新增虧損近1成。
張皪心說,也就是說,台積電綠電比例偏低,迫使台電燃燒更多化石燃料來填補缺口,不僅加劇虧損,更讓全民承擔環境與經濟雙輸的風險,更令人擔憂的是,根據標普全球評級預估,台積電2030年用電量最高將成長到臺灣總用電量近2成5。
張皪心指出,臺灣長期偏低的電價讓半導體晶片在全球市場佔有優勢,也是此次關稅戰隱含的重點之一,台積電若能帶頭綠電轉型,不僅能實踐企業減碳責任,更有助於穩定電價、減緩臺灣經濟負擔,進一步帶領臺灣乃至全球電子產業度過這次經濟風暴。
綠色和平籲綠電轉型度危機
綠色和平呼籲台積電,展現半導體龍頭領導決心,將2040年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達到100%目標,提前於2030年前達成,積極攜手供應鏈,擴大投資光電、風電、地熱等多元綠電,從源頭確保穩定的綠電供給。
張皪心建議台積電可在廠區建置光電,自發自用,成本比工業電價還低,若有場地限制,也可以投資第三地案場轉供回企業本身,希望台積電能從綠電消費者轉型為產銷者,確保其綠電穩定供應。
此外,為有效應對關稅帶來的經濟衝擊,綠色和平也建議經濟部應以前瞻性的政策提供產業租稅優惠、引導其進行綠色轉型,透過盤點再生能源潛在場域與綠電市場的完善機制,加速推動企業轉型為綠電產消者,從根本上避免將碳排放與不斷攀升的用電成本轉嫁至全民。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瀏覽 2,21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