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輝達觀點不同!Google:量子運算比黃仁勳想像的更近

編譯/莊閔棻

輝達截然不同,Google大膽預測,量子運算技術將在5年內實現商業化,然而,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則持保留態度,認為真正可行的量子運算至少還需20年時間。這2種截然不同的觀點,預計將為半導體產業與晶片製造業帶來深遠影響。

Google在量子糾錯技術上取得進展,這是讓量子電腦穩定運作的關鍵。
Google在量子糾錯技術上取得進展,這是讓量子電腦穩定運作的關鍵。(示意圖/123RF)

Google憑技術突破展現信心

據報導,Google之所以對量子運算的商業化如此樂觀,主要源於其在技術上的重大突破。該公司最新推出的Willow量子處理器,在某些運算任務上已超越傳統超級電腦,展現出強大的問題解決能力。此外,Google也在量子糾錯技術上取得進展,這是讓量子電腦穩定運作的關鍵。隨著量子模擬能力的提升,科學家預測材料科學、醫療與再生能源領域將迎來重大發現。

更多新聞:Google執行長皮蔡淡化DeepSeek影響 讚他們團隊「表現卓越」

輝達認為量子運算仍存挑戰

與Google相比,輝達對於量子運算的發展持較為謹慎的態度。作為AI與高效能運算(HPC)領域的領導者,輝達的業務主要依賴傳統GPU晶片。若Google的5年預測成真,量子處理器可能逐步取代現有晶片,對輝達的核心業務構成衝擊。然而,若輝達的20年預測更為準確,則公司將有更多時間持續鞏固GPU市場,並逐步整合量子運算技術,以確保其競爭優勢。

量子運算發展關鍵技術挑戰

目前,量子運算產業正處於關鍵轉折點,Google的技術突破令市場興奮,但輝達的審慎態度也提醒外界,技術落地仍面臨諸多挑戰,例如錯誤率與可擴展性問題。無論是5年還是20年後,量子運算正逐步從理論走向現實,並將深刻改變未來的計算方式,重塑科技產業格局。

 

參考資料:tipranks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瀏覽 130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