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半導體學院壓縮高教資源?IC設計大廠:產業長期缺乏創造力才是問題

記者/孫敬 Archer Sun

大學設立「半導體學院」會壓縮到其他科系的教學資源嗎?本月(8)日,由1111人力銀行與立法院共同舉辦的《科技人才荒及解方》公聽會中,臺灣大學電資學院院長張耀文表示,臺灣的大學若增設半導體學院、半導體學程,恐造成學界「疊床架屋」及「資源錯置」問題,對培育臺灣多元人才實質幫助有限。

臺灣知名IC設計大廠對此評論,開辦半導體學院的立意良善,但建議除了半導體製造課程外,也應該規劃IC設計相關專業訓練,才能突破半導體製造端長期缺乏創造力的問題。

延伸閱讀:「成也摩爾、敗也摩爾」楊光磊如何看待臺灣未來半導體產業發展?

半導體學院應該要有多元的人才培育方式。(圖/臺灣大學)

IC設計大廠:半導體學院立意良善,但要兼顧IC設計人才培育

「如果臺灣的半導體教育資源集中在半導體製造,缺乏IC設計創造力不見得是好事。」不具名IC設計大廠指出,從市場跟產業的觀點來看,成立半導體學院無疑是人才培育的一大美事,然而臺灣大環境對IC設計的重視程度仍然不足,種種跡象從臺灣政府推行的半導體產業補助計畫中可見端倪。

以去年11月行政院和國科會頒布的「晶片驅動臺灣產業創新方案(晶創臺灣方案)」為例,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於同年12月,從晶創台灣方案首年度預算120億元,撥列20億新台幣拆分兩項「IC設計攻頂補助計畫」、「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業界科專計畫供IC設計公司申請。在今年4月媒體曾報導聯發科、聯詠、瑞昱皆積極參與申請,兩項計畫加總甚至超過75間業者,僧多粥少也讓半導體相關業者表達強烈不滿,認為政府補助過於保守,難以支撐IC設計業者挑戰創新製程。

「光是開發一顆7奈米的晶片,研發總成本至少要7000至8000萬美金。」不具名IC設計大廠感嘆,「IC設計攻頂補助計畫」屬於半導體先進製程範疇,「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適合量產成熟晶片的業者申請,想打破IC設計創新性的業者,紛紛投入爭取IC設計攻頂補助計畫,然而投了前者計畫後者則無法申請,以臺灣國內現約有260家IC設計業者,20億新台幣顯然無法回應市場、產業期待。

隨著臺灣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成功大學、臺北科技大學、中山大學、中興大學共7所大學,近年來相繼成立半導體相關學院,臺灣半導體產業已跨入學界積極培養人才。「臺灣不能沒有台積電,但也不能只靠台積電。」不具名IC設計大廠坦承,資源齊頭式平等無法替臺灣養出獨角獸,但也要替中小企業族的資源分配,整個國家的國力全賭在一間企業身上,並非一件好事。

瀏覽 452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