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氏症創新輸液藥物將上市 有效24小時不間斷緩解病情
編譯/高晟鈞
很快地,帕金森氏症患者將能使用一種創新藥物輸液裝置,能24小時不間斷地有效緩解病情。此醫材通過美國FDA批准,將幫助帕金森氏症患者管理病情,預計將於2025年底正式上市。
![帕金森氏症創新輸液藥物通過美國 FDA批准,將幫助帕金森氏症患者管理病情,預計將於2025年底正式上市。](https://www.technice.com.tw/wp-content/uploads/2025/02/IV-solution-in-a-patients-hand_123RF.jpg)
帕金森氏症藥物的困境
全球有超過1000萬人(僅美國就有 100 萬人)患有帕金森氏症,這種漸進性神經退行性疾病所表現出的運動障礙,對患者的生活品質有著嚴重的不良影響。帕金森氏症的治療主要針對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或是多巴胺相關的神經傳導途徑進行治療。常見藥物包含左旋多巴(Levodopa)、抗乙醯膽鹼藥物(瑞丹錠、帕金寧錠)等等。然而,這些藥物常伴隨諸如排便困難、腸胃不適等副作用。更甚至,左旋多巴在進入腦部前很可能就被酵素轉換分解,導致能到達腦部的多巴胺含量降低。
更多新聞: 魔鬼藏在「聲音」裡 AI診斷早期帕金森氏症準確率達99%
阿撲嗎啡(Apomorphine)是另一種常見的藥物,在2004年便通過FDA批准用於治療帕金森氏症。然而,由於口服效果不佳,只能做皮下注射,其程序過於麻煩且伴隨嘔吐症狀而並非治療藥物的首要選擇。
24小時緩解不間斷
隨著帕金森氏症的運動症狀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惡化,倘若將藥物是否起作用區分為「開」(起效)與「關」(效果不彰),如何控制時斷時續的病情變化將是改善患者感覺與運動的關鍵。這些發作發生在白天和夜晚,在兩次服藥之間,由於藥效逐漸消失,不良運動功能症狀(運動障礙)變得更加嚴重。
事實上,阿撲嗎啡在歐洲已經有超過30年的研究歷史;如今,Onapgo採取老藥新用的方式,通過巧輕便的可穿戴設備設計持續輸注阿撲嗎啡,除了能顯著減少「關閉」狀態的發作,也解決了不斷注射與侵入性手術的困境。在歐洲的一項臨床試驗中,接受治療的患者每天的「關」期時間顯著減少,「開」期時間也顯著增加。
24小時不間斷的病情緩解將很大程度上幫助帕金森氏症提升生活品質,且更輕微的副作用也能增加患者使用藥物的意願。
資料來源:NewsAtlas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瀏覽 9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