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和操縱光信號 飛秒雷射克服關鍵技術
編譯/高晟鈞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控制和操縱光信號的新方法,將液晶層嵌入用雷射直接寫入的波導中,實現前所未見的光電控制,為基於晶片與飛秒雷射的複雜光子電路開闢新的可能性。這項技術有望用來創建新的集成光子設備,為數據中心和其他數據密集型應用處理大量資訊。

飛秒雷射寫入技術
光波導是引導光波在其中傳播的介質裝置,包括薄膜介質光波導,或者我們常聽到的光纖,就屬於圓柱形的一種光波導。
更多新聞: 雷射技術新時代 科學家用玻璃製造飛秒雷射
飛秒雷射主要用於在材料深處,而非像是平常一樣在材料表面上寫入波導,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單晶片上的波導數量。這種方法涉及將強雷射光束聚焦在透明材料內;當光強度足夠高時,光束會在照射下改變材料,從而起到類似具有微米精度筆的作用。
而使用飛秒雷射寫入技術來創建波導的最大缺點,就是難以調製這些波導中的光信號。
結合兩項關鍵技術
因此,研究團隊透過在波導內嵌入一層液晶來結合兩種基本的光子技術。當波導內傳播的光束進入液晶層時,對其施加電廠會改變光的相位與偏振。接著,修改後的光束穿過波導的第二部分,從而傳播調製過後的光束。
傳統上,飛秒雷射寫入技術是通過局部加熱波導來實現光學調製;然而,透過嵌入液晶層,研究人員得以直接控制偏振。新方法具有幾個優勢,包括功耗更低、可以獨立地批量處理單個波導,以及相鄰波導之間的干擾更少。
目前,這項研究仍停留在概念驗證階段,在投入實際應用前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例如,目前的設備如何以相同的方式來調製每個波導,而這也是研究團隊目前致力完成的首要目標。
資料來源:ScitechDaily
瀏覽 388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