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童工與食品安全危機的他們:品牌從一落千丈到成功轉型的鐵血教訓

作者/王裕玲

近年來,ESG(環境、社會、治理)永續議題已成為全球多家知名大企業必須投入的使命。然而,過往的失敗經驗總能讓世人一同檢視、反省後再度成長。尤其是消費型的大型企業,若因忽略環境保護、勞工權益以及消費者安全等問題而導致品牌信譽受損,甚至造成經營危機。

Nike在1997年童工事件後,嚴格加強了對供應鏈的管理監督,以改善勞動條件並確保不雇用兒童勞工。示意圖。圖/123RF

企業在面臨永續議題的危機時,不僅嚴重損害了企業形象,還會導致巨額的經濟損失,甚至可能使企業走向破產。本文以兩個典型例子,美國知名運動品牌Nike在過去90年代的童工危機和日本雪印集團在食品安全與牛肉偽造產地事件的回顧,展示了這兩大品牌因社會責任方面的疏忽而遭受的重大打擊。

更多新聞:數位化與信息安全的雙重考驗 日本製造業面臨ESG轉型挑戰

我們從美國Nike和日本雪印乳業的歷史失敗案例中,來看現今主要涉及到ESG中的「社會」方面的問題。

歷史上Nike失敗的原因及現今能對應的ESG項目:

  • 失敗事件:Nike在1997年被爆料,在印尼以及越南等地的工廠中存在低薪勞動、惡劣工作環境和兒童勞工等問題,導致全球範圍內的抵制和不買運動。這場危機使Nike在5年內損失了超過近百億美元的銷售額。
  • 對應ESG項目:這些問題直接關聯到ESG中的「社會(Social)」方面,特別是員工的勞動條件及權益保護。
  • 解決方案:Nike吸取了教訓,加強了對供應鏈的管理監督,實施了更嚴格的工廠審核程序,並公開透明地報告進展情況,以改善勞動條件並確保不雇用兒童勞工,如今的Nike已成功在商業模式上轉型,展望形成一個無廢棄物世界的未來。

歷史上雪印乳業的失敗原因及對應ESG項目:

  • 失敗事件:雪印乳業,在2000年的食品中毒事件和2002年的牛肉偽造產地證明醜聞中,不僅使子公司因失去消費者信任而被迫結束86年的歷史,集團也受到了巨大衝擊。
  • 對應ESG項目:這些事件同樣涉及到「社會(Social)」方面,尤其是消費者健康與安全的重要議題,以及誠信與透明度問題。
  • 解決方案:面對這些危機,雪印集團結束了雪印食品的營業,並採取了多項措施,包括強化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改善產品追踪系統,並增加與消費者溝通的透明度,以重建公眾對品牌的信任。

過往的企業,在面對ESG中「社會」方面的價值觀尚未完善時,當傳統企業想要長期營收、利潤持續成長並面臨轉型ESG時,最主要的關鍵仍在於建立並維持一套有效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並通過「透明化」的持續努力改進,以確保企業運營對員工、消費者和社會產生正面影響。從過去短視近利的經營模式轉向長期、可持續的發展策略,不僅可以避免重蹈Nike、雪印的覆轍,也能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競爭中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

瀏覽 664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