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達電發布「內部碳定價報告書」!鼓勵企業訂定碳排收費機制

記者/孫敬 Archer Sun 

電源管理與散熱解決方案公司台達電,昨(12)日發表《台達電子內部碳定價報告書》,將公司推廣內部碳定價的實務經驗編撰成電子書,內含全球碳費發展趨勢、當前內部碳定價的各式應用、台達碳定價管理機制的關鍵運作要素以及階段性成效。

延伸閱讀:台達電百萬瓦級實驗室落腳台南 攜台廠組「氫能國家隊」

左起:台達電企業永續發展部經理楊曼瑜、副總裁暨永續長周志宏。(圖/台達電)

台達電2014年便開始推動企業內部碳定價機制

2025年台灣碳費制度開始實施,2026年將正式開始收費,一般費率訂為300元新台幣,以因應2026年歐盟碳邊境稅(CBAM)機制開徵。台達電表示,公司早在2014年便開始推動內部碳定價機制,從最大生產基地中國,以每噸碳定價20元人民幣價格向事業單位徵收碳費,2017年進一步推展至全球台達電集團實施內部碳定價,價格提升至50美元,2021年再次拉高至300美元價格,平均一年可收到幾十億台幣。

「內部碳定價是有效的碳管理機制,台達鼓勵企業將『碳排有價』的觀念在組織內部紮根,以具體的貨幣化形式將外部衝擊內部化。」台達副總裁暨永續長周志宏分享,台達電2021年實施內部碳費機制,隔年成功將溫室氣體排放下降13.5%,2023年下降至39%,周志宏提到價格收多少都沒關係,要先落地才是重點,當有了碳費成本觀念,收取、應用和審查制度才會慢慢成形,並建議企業可以依營運需求,訂定自己的內部碳價、策略目標、配套措施與基礎建設。

台達電向事業單位徵收碳費,並將碳費轉成碳基金,鼓勵事業單位投入再生電力發展、能資源管理,以及低碳創新研發,目前已在評估「再生電力匹配程式」以及「導入氫能技術」開發項目,預計2027年碳費收入及支出將達到黃金交叉,集團內部碳費收入隨著各部門減碳持續下降,而減碳支出未來將大於內部碳定價收入。

欲索取《台達電子內部碳定價報告書》,請至台達臉書專頁

瀏覽 163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