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中止症有解   北醫打造矯正器助患者免於手術挨刀

記者/劉閔

「呼吸中止症」是種常見的睡眠障礙、且罹患此症狀的患者在台灣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然而,目前在治療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方法仍存在著一些挑戰,包括手術切除軟組織與上下顎骨整形、陽壓呼吸器治療等,這些方法由於伴隨著侵入性風險,因此讓不少患者抗拒就診,以致造成整體患者的就診率低於 1%,而治療率想當然耳就更低了。

臺北醫學大學藉由 AI 模型影像分析,成功研發可客製穿戴及客製化位移口腔肌肉的矯正器,用於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圖片翻攝自 cnet)

導入 AI 模型 協助影像資料分析

為了應對這棘手的挑戰,台北醫學大學早於 2020 年起便結合牙科與胸腔科的權威專科醫師,跨領域合作來進行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研發,並且透過引進人工智慧(AI)模型來進行影像資料分析。最終,團隊成功打造出一種可客製穿戴及客製化位移口腔肌肉的矯正器,這項創新技術的優勢在於無需手術、整形或配戴呼吸器,僅需在睡眠期間佩戴,即可有效開啟呼吸道,輔助患者獲得更好的睡眠品質。

更多新聞:迷思破解 尿液越黃越不好 ? 尿液顏色研究發現更多疾病成因

新矯正器提供舒適且方便的配戴方式

前台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王大源表示,傳統的治療方式主要是使用「陽壓呼吸器」,不過受限於機器體積龐大且攜帶不便,且在使用過程中可會發出噪音,進而影響到患者的睡眠品質。這款新研發的矯正器則克服這些缺點,成為更為方便與舒適的新選擇。

對此,台北醫學大學為了將這項先進技術推廣,近日和貝殼生技有限公司簽署技術轉移協議,並將用於矯正阻塞呼吸中止症的咬合器製造方法技術正式授權給貝殼生技公司。透過雙方合作,將能有助於進一步將臨床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在系統性的市場推廣幫助下,真正改善人們的睡眠生活品質。

瀏覽 443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