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部分心臟移植手術 患者成功長出功能正常瓣膜與動脈

編譯/Elisa

患有嚴重心臟瓣膜缺陷的嬰兒,由於沒有任何移植組織可以和他們一起長大,因此在成長過程中,就得一遍又一遍接受非活體瓣膜的移植手術,直到嬰兒長大能接受成人大小的活體瓣膜,但也得接受每次手術有50%死亡可能性的風險。不過美國杜克大學在《美國醫學學會雜誌》上發表一項新研究,宣布成功為一位需要心臟瓣膜的嬰兒進行手術,患者體內移植的新瓣膜與動脈正如預期不斷生長。

世界首例部分心臟移植手術,患者成功長出功能正常瓣膜與動脈。(圖/翻攝自 Interesting Engineering)

移植健康活體瓣膜可隨病童一起成長

在2022年春天,這名嬰兒患者才出生17天後就接受手術,因為他先天兩條主要動脈就融合在一起,還有一條血管出現瓣膜滲漏(leaky valve)情況,等待心臟移植期間很可能就小命不保。不過杜克大學小兒心臟外科主任杜瑞克(Joseph W. Turek)博士藉由一項新技術,將一顆心肌較弱,但有強壯瓣膜的移植心臟中,取下瓣膜和動脈移植到患者上,結果發現移植後的瓣膜和動脈能和嬰兒一起生長,就像天然的組織一樣。另外這種部分心臟移植手術所需的免疫抑制藥物,只需要相當完整心臟手術的1/4劑量,有望讓患者免受未來幾十年抑制藥物累積的副作用。

更多新聞:宇心生醫打造醫療級利器 心臟篩檢輕鬆容易

「骨牌效應」移植技術有望救更多患者

杜瑞克博士也表示,這項部分心臟移植手術的成功,也有望為未來「骨牌效應」心臟移植技術(domino heart transplants)發展鋪路。心臟瓣膜較強但心肌較弱的患者,能接受完整心臟移植。而這顆有健康瓣膜的心臟就能再救其他有需要的患者,產生像骨牌的連鎖效應,這能讓供給需要治療兒童的心臟數量多一倍,研究者認為在所有捐贈的心臟中,約一半符合完全移植標準,但有一半應該還能用於移植瓣膜。到目前為止,全球已完成了13次部分心臟移植手術,其中有9次就在杜克大學進行,並且還能繼續後來的「骨牌效應」心臟移植過程。

資料來源:Interesting EngineeringWRAL NEWS

瀏覽 1,323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