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科學家製作微血管模型 研究腦血管病因
編譯/Elisa
腦部小血管疾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SVD)是造成老化後,智力衰退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全球幾乎有一半失智症病例都和這項疾病有關。另外當血栓阻礙血液與氧氣流向大腦時,有1/5機率就會引發中風。高血壓和糖尿病都可能讓中年人士罹患SVD,不過有些人會遺傳罕見的SVD病症,最早可能在30幾歲時發病。

幹細胞形成血管模型用來研究疾病發展
劍橋大學Victor Phillip Dahdaleh心肺研究機構,將遺傳性SVD患者的皮膚細胞,轉化成幹細胞,再將其創造出腦血管細胞,並建立一個疾病模型,複製出患者腦血管中的缺陷。科學家接著發現,模型血管受到一種稱為「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 matrix)的支架圍住,用來支撐和穩定血管,這其中還有個關鍵基因COL4,能維護細胞外基質的健康。
更多新聞:英國心血管專家繪製3D心肌細絲 解開長達60年心臟結構之謎
人工培養幹細胞血管模型助發掘潛在藥物
但這組模型血管卻遭到一種名叫「金屬蛋白酶」(metalloproteinases, MMP)的分子破壞,通常金屬蛋白酶有助維護細胞外基質,但若產生過多就會破壞這個支架,特別是細胞間的緊密連接(tight junction)區域,造成血管滲漏,血液滲出流進大腦引發SVD症狀。研究人員也測試兩種阻斷MMP的藥物,發現可以逆轉損傷,阻止滲漏。儘管藥物有嚴重副作用,不適合治療SVD,但科學家表示這項研究也讓他們發現,針對MMP分子就能阻止SVD,藉由擴大這項血管模型規模,就能測試更多未來有潛力的藥物。
瀏覽 60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