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生物列印 再生修復缺陷組織與器官

編譯/高晟鈞

再生醫學在過去幾年穩定地發展。再生醫學是透過替換、修復或再生受損組織與器官,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是應對諸如缺乏器官捐贈者、移植相關風險等難題的另一種解決方案。

再生醫學透過替換、修復或再生受損組織與器官,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示意圖/123RF)

再生醫學在最近取得了巨大進步,這主要來自於「原位」生物列印技術的成熟。它是3D列印技術的延伸,可以直接合成人體內的組織與器官,在促進有缺陷組織與器官的再生和修復方面有著巨大潛力。

儘管如此,原位生物列印技術仍有許多技術上的限制。例如,某些設備只能與特定墨水兼容,而某些設備只能創建小型組織。此外,這些設備設計複雜,且造價昂貴。

近期,來自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的Erik Pagan和Mohsen Akbari教授開發了一種手持式的原位生物列印機,採用了簡便的模塊化設計,卻能夠列印出複雜的生物器官與組織結構。

手持設備的一個關鍵特徵是存在多個生物墨盒,每個墨盒由氣動系統獨立控制。因此,設備操作員可以透過控制不同墨水混合的比例,從而針對不同個體,開發出個性化的結構。

Mohsen教授表示:「這種多功能的手持生物列印機適用於多種狀況,包括修復因手術、創傷或是癌症造成的缺陷。而從長遠看來,這項技術為消除患者對捐贈器官的需求、避免器官移植風險等狀況,提供了另外一條可以選擇的治療途徑。」

這項設備的另外一個潛在應用,是藥物輸送系統的生產。操作員可以透過列印出特定的結構,並在特定位置,以特定劑量,精確地釋放藥物;而這將最大程度地減少相關的負作用。

另一方面,這種手持性的生物列印機,對於開發定製義肢和骨科手術植入物也有著巨大潛力。它可以幫助醫生更準確地,根據不同患者的組織結構,進行具有美感和功能性的模型列印。

資料來源:MedicalXpress

瀏覽 398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