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用動物測試疫苗 實驗室積極培養微型類器官
編譯/Elisa
從首例新冠病毒在2019年12月出現,到2020年12月第一種COVID-19疫苗獲准使用,一年內就開發出適合人類施打的疫苗,是十分了不起的成就。因為以標準試驗程序來看,開發者要先將疫苗注射到動物體內,等待好幾週,甚至好幾個月來檢查結果,接著在其他動物身上重複同樣過程,直到確定疫苗對人體試驗百分之百安全。試驗過程可能花費好幾年,也得犧牲許多動物忍受疫苗副作用,造成科學倫理隱憂。
近期在《ACS 中央科學》雜誌上就有一組科學家,提出以實驗室培養的類器官作為試驗平台來測試新疫苗,不會涉及到大量動物,同時還能大幅加快疫苗試驗過程,並增加科學家能夠試驗的疫苗量。研究人員培養出的微型類器官是水凝膠基質(hydrogel matrix),含有從老鼠脾臟提取的B細胞與信號分子(signaling molecules),再用這些類器官測試兔熱病疫苗,同時對老鼠進行試驗。
研究結果顯示,類器官中的B細胞和老鼠體內的B細胞都以同樣方式對抗原作出反應,也表明這兩種情況下會產生大致相同數量的特異性抗體載體(carrier-specific antibodies)。實驗室培養類器官有望成為當代篩選疫苗的重要方法,減少測試新疫苗需要的動物和時間。
瀏覽 839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