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喉嚨」晶片 讓你說話不再沙啞無力
編譯/高晟鈞
大多數人都把平時的說話當作是一項理所當然的能力。但,當我們經過徹夜在KTV的狂歡,或為我們喜愛的球隊大聲加油,甚或是因感冒患上的喉嚨炎;我們才會意識到這項能力是多麼地難能可貴,而失去它又是多麼地不方便。
失聲,或在我們的方言中,稱之為「燒聲」,是因為喉嚨過度使用,或是聲帶發炎所導致的短暫性聲音沙啞的現象。聲音沙啞的症狀通常會在1-2周內恢復,倘若沒有改善,可能是因為聲帶紅腫充血、長息肉或是更為嚴重的腫瘤導致,需要就醫做檢查。
近日,北京清華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個簡單的設備,可以解決短期性失聲的困擾。這種「人工喉嚨」是一個一個一平方釐米的晶片工具,可以直接貼在喉嚨上,讓原本接近耳語的音量大小,轉換成正常說話的音量。
研究人員將這種「人工智能喉嚨」稱為智能開發技術的結晶,利用一種簡單的黏合劑貼在喉嚨上,微小的電線會連接到硬幣大小的控制器並放大說話的音量。它依靠人工智能捕獲聲音和聲帶的震動,可以識別音位(是人類語言中能夠區別意義的最小聲音單位)、音調、單字等語音因素,準確率高達了99%。
說話者的聲音傳遞會受到不同因素影響,包括因為使用過度、癌症、外傷和環境因素等等。而人工喉嚨晶片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它可以感知肌肉運動和傳輸到皮膚表面的音頻震動,並將這些機械信息轉換成語音,並且不受惡劣、吵雜的環境影響。
這種新的人工智能運用,為語音識別提供了一個新的想法與概念,有望為機械傳感器在未來的監測系統中奠定重要的里程碑。
資料來源:TechXplore
瀏覽 1,120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