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音樂專長改變大腦網絡 陽明交大:左右腦有差

記者/陳士勳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日前發現,不同項目的音樂訓練,會使大腦的神經網絡結構於重塑時出現差異,該校生物科技學系講座教授謝仁俊、腦科學研究所教授陳麗芬所共同帶領的研究團隊就觀察到,聲樂家因時常經口語表達音樂,使左腦有更多神經網絡連結;鋼琴家利用左手控制琴鍵,則加強右腦神經傳遞效率。

左手在雙手彈鋼琴的運用下促進右腦傳遞速率。示意圖:123RF

謝仁俊介紹,該研究對象涵蓋藝術大學為主的鋼琴、聲樂的主修學生,藉此探討其腦神經可塑性的同異,而鋼琴家和聲樂家的大腦中,情緒相關區域與全腦連結,都較非音樂家多,「顯示這兩種類型的音樂家具共通特質,不同音樂藝術形態的共同點,都是透過聲音來表達與傳遞情感。」

研究第一作者、腦科所博士候選人鄭吏凱指出,運用圖形分析理論,比較95位年齡在20到40歲、且都是右撇子的人士,而這95位人士,又細分為國內藝術相關大學的35位聲樂主修、27位鋼琴主修或畢業生,以及33位沒有音樂專攻背景的學生。

鄭吏凱說明,對比聲樂家與鋼琴家,聲樂家的左腦神經連結密度較高,鋼琴家則右腦的神經傳遞效率較高,「歌唱比彈鋼琴需要與語言優勢相關的左腦發揮更多功能,而鋼琴家的雙手,均需精確的手指運作,以操控複雜琴鍵。」由於會用到左手,也帶動右腦的活化。

鄭吏凱提醒,該研究仍有限制,畢竟無法確定所觀察到的各類型音樂家大腦神經結構網絡變化,是否全部皆因「後天學習經驗」所致,還是「先天遺傳」造成,因此還有待後續研究。此外,臺灣音樂系所的生態以女性群體為大宗,性別差異也得進一步釐清。

陽明交大表示,該研究歷時十年,也於2023年1月登上國際腦功能學術領域的經典期刊《Human Brain Mapping》(人腦圖譜)封面。是國際首篇明確證實特定音樂訓練會重塑大腦不同神經網絡結構的研究,而神經結構的異同,更實質反映音樂藝術形態本質的差異。

瀏覽 1,231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