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影像檢查系統 主動脈瓣膜置換成功率更高

記者/吳聞

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內科、心臟外科日前受邀參與LIVE DEMO 2022海峽心血管廈門會手術現場轉播示範,以「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為示範項目,內外科協力演示置換主動脈瓣膜的微創手術。心臟外科主任張睿智表示,高階整合型手術室內建的影像檢查系統,能夠在術中提供即時透視影像,達到更精準的手術治療,讓心臟內外科團隊能夠同時進行、順利完成TAVI手術。

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內科、心臟外科日前受邀參與LIVE DEMO 2022海峽心血管廈門會,手術現場轉播,內外科協力演示置換主動脈瓣膜的微創手術。(圖/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主動脈瓣膜是心臟輸出血液的出口,跟人體許多器官及組織一樣,會因為年紀變大而出現退化,或者因為疾病等問題造成異常,花蓮慈院心臟內科主任陳郁志比喻,瓣膜就像是一扇門,使用久了會生鏽,變得狹窄、沾黏,進而影響到血流的輸送,而透過手術打開瓣膜就像「打開心窗」,身體循環就能得到改善。

心臟外科主任張睿智表示,以往主動脈瓣膜置換的傳統治療方式,必須進行「開心手術」,雖然技術已相當成熟,但無可避免地要經過鋸開胸骨的步驟,傷口會長達20公分,不僅術後需住院數週恢復,手術過程中還需要使用人工心肺機,後續可能引起感染風險。

張睿智指出,有賴於醫療科技的進步,以TAVI手術取代傳統開心手術,搭配高階整合型手術室內建的影像檢查系統,在術中提供即時透視影像,達到更精準的手術治療,讓心臟內外科團隊能夠同時進行、順利完成TAVI手術。透過心導管的方式就可以完成主動脈瓣膜置換,讓患者不會留下太大的創口,多數能夠在手術後三至五天內出院,且併發率及死亡率相對較低,相較於傳統開心手術,是對身體負擔更小的治療選擇。

心臟內科主任陳郁志表示,主動脈瓣膜狹窄臨床上通常會出現胸悶、頭暈、昏厥、活動喘等等症狀,甚至引起心臟衰竭併發肺水腫,一旦民眾出現上述症狀,呼籲盡早至心臟科門診就醫,可以透過心臟超音波檢查有無主動脈瓣膜鈣化狹窄等異常。

瀏覽 786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