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賴嘉鎮教授團隊研究登國際期刊 大數據助台灣醫療推向世界
日前成功大學醫學院賴嘉鎮副教授研究團隊,與長庚醫學中心合作,利用大數據模擬臨床實驗,計算出躁鬱症病患治療時使用的丙戊酸(Valproic Acid),在血中濃度控制在50-75μg/ml最為適當,此研究內容也被收錄在知名醫學期刊 「e臨床醫學」(eClinicalMedicine)中。
賴教授表示,丙戊酸是相對危險的藥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在治療時若能精確達到特定血中濃度,將能夠更有效達到治療效果,降低副作用;該研究最主要將病患3種不同濃度組別,比較其躁鬱症再發作的發生率。此次的台灣本土研究,亮點在於藉由醫療大數據模擬臨床實驗,再將過去的臨床實驗拉回來做統合分析,混合虛擬與實體兩種不同的臨床試驗,合成出更高品質的臨床證據,是一種很創新的作法。
亞洲藥物流行病學的未來發展
藥物流行病學係結合臨床藥學與流行病方法學的一種新興科學,著重在利用科學方法與因果推論,分析藥物在真實世界中的效果與安全性。今年亞洲藥物流行病學會(ACPE) 也正好於成大醫學院舉辦,10月底圓滿落幕。賴嘉鎮教授表示,本次ACPE主要是世界藥物流行病學會(ISPE) 發起,該組織有來自世界不同的頂尖流行病學、醫療人員與統計專家等,ISPE目前已舉辦38屆,在該領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歷年來ISPE 會議主要在歐美國家舉辦,為提升亞洲藥物流行病學研究能量,自2006年起便開始舉辦ACPE,今年極力爭取來台灣成功大學醫學院舉辦第14屆ACPE,十分難得。
賴教授指出,此次ACPE的主題是「未來的亞洲藥物流行病學」,著重討論藥物流行病學的未來10年展望,例如環境因子、氣候變遷,或是疫後的改變,都將會影響台灣疾病(包括心理與身體疾病) 發生率以及用藥型態。賴教授也說明,除了研究方法學,培育更多亞洲年輕優秀研究者也是今年的ACPE的重點之一,為此,賴教授與幾名國際學者一起設計亞洲藥物流行病學網 (AsPEN) 工作坊,以遊戲競賽的方式,邀請來自亞洲各國、包括台灣、日本、韓國、香港以及澳洲的碩、博班學生,組成跨國籍、跨時區、跨研究領域的5至6人的小隊,利用兩個月的準備時間,構思一個跨國企劃案,並在會議上報告進行競賽;同時也邀請三名專家做評審,票選出最棒的團隊,提供他們資源去實行企劃,包括取得資料庫、統計分析師等等,藉此機會讓年輕學者學習團隊合作、溝通、克服時差、語言隔閡的能力,以研究方法與學術探討互相交流,並且完成任務。
賴教授表示,今年的ACPE還有一個亮點,是邀請了來自世界藥物流行病學會(ISPE) 、世界藥物經濟暨效果研究學會(ISPOR)以及世界藥物安全監視 (ISoP) 三方代表,共同研擬合作方案,希望未來能夠分享現有資源,交換彼此的觀點與技術,以提升亞洲醫療品質與健康。
利用大數據建立台灣國際影響力
賴教授認為在健保制度下,台灣能夠產出很多單純且追蹤完整的資料,如健保資料庫與多中心醫院電子病歷等,這是台灣很重要的先天優勢。這些資料庫裡有完整的藥物使用紀錄,可以產生「何種治療較有效」的模型,協助臨床用藥選擇,降低副作用的產生,這不僅對台灣的醫療有幫助、對國際的影響也非常大。
另外賴教授同時也提到,他冀望能夠透過不同國家的醫療大數據,提出能夠影響亞洲國家重要的議題。這幾年賴教授也有許多跨國醫療大數據研究的發表,探討藥物在不同種族、基因,或是各國不同醫療系統之下所造成的治療差異。「醫療不平等」也是近年國際最重視的議題之一,在賴教授相關的研究中,指出高貴藥物(抗癌藥物、生物標靶藥)在先進與落後國家就有明顯的差異。許多種藥物只有富庶國家才能取得的,而落後國家則因為買不起無法使用。賴教授特別表示,藉由這些研究數據能引發話題,也許能得到世界更多關注,他認為唯消除國家間醫療的不平等,才能真正落實全球健康與正義。
從臨床「資料」變成應用「資訊」
根據賴教授這幾年的醫藥大數據研究經驗,他認為台灣具有很好的優勢可以將臨床「資料」變成應用「資訊」,可以促進台灣人民健康與社會福利策略擬定之參酌。他指出,比起其他先進大國,台灣無法使用人海戰術,需轉往精緻醫療產業技術。透過精密的計算,能夠將大數據產生出有價值的資訊,搭配資訊工程與網路技術,可以產生很多優良的智慧工具。賴教授提到,他近期獲邀參與國家衛生研究院之整合計畫,擔任子計畫《結合大數據與智慧科技建立高齡族群用藥整合與療效評估系統》主持人,該計畫能夠大大地培植大數據應用之軟實力,創造出更多智慧藥事服務工具,來緩解未來台灣高齡社會之醫療壓力。
賴教授回憶起過去的求學過程中,只著重在書本上的知識,而當他進入成大研究所後才開始實際照顧病人,意識到臨床和書本上有很大的差距。許多臨床問題缺口,需要再進一步探索才能找出解答,為此他決定捨去臨床工作,轉往學術研究,後續也至美國杜克大學進行深造,希望能從研究中學到研究方法、數學模型與因果推論,希望能夠對臨床醫療能有一些改變。賴教授指出,幾年前已有其他國家採用他們的臨床大數據成果,進行新藥申請並核准通過,這代表大家開始認可台灣醫療大數據的研究,對他來說是很重要的鼓勵。
對於確立志向,賴教授分享到,他希望能在台灣建立一個在地化的醫療大數據聯合網路,奠定台灣真實世界證據的基礎。透過適當的研究設計,可以將本土研究數據打磨成重要的資訊,協助政策擬定,甚至影響全世界的醫療健康。另外,賴教授也特別提到大數據對於台灣藥物發展的重要性,以他目前所執行的國科會計畫為例,係利用跨國資料與台灣本土資料相互搭配,建立預測新藥真實世界效果的評估工具,若能在藥物上市以前,精準預測出藥品的真實世界效果,不僅能加速藥品在台灣上市,也能讓國外藥廠有足夠的信心來台投資臨床試驗,促進我國醫療產業與國民健康。
最後,賴教授特別強調 「鼓勵年輕研究者跳出自己的舒適圈,學習團隊合作」。特別是接受過高強度臨床訓練的醫療人員,他們能夠正確地找出臨床問題的關鍵,配合大數據的分析驗證,能創造出高品質應用資訊。他很感謝成大提供豐沛的研究人力資源與場域,可以讓不同專業的人才組成跨院或跨領域的團隊合作,在多方學習、嘗試,不自我設限的努力之下,非常有可能突破現有的框架,將醫療大數據分析變成一種改變的力量。
瀏覽 2,307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