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憂鬱症但吃藥效差 身心科醫師:可能和「基因」有關

文/周伯翰身心醫學診所周伯翰醫師

39歲王姓工程師個性平時容易緊張,最近因工作壓力引發失眠、心悸等症狀,經診斷為憂鬱症併發自律神經失調。醫師先後使用「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與「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SNRI)」等抗憂鬱藥物,來回治療三個月後,小王的焦慮與不適都無法改善,甚至出現焦慮惡化的情況。

39歲王姓工程師個性平時容易緊張,最近因工作壓力引發失眠、心悸等症狀,經診斷為憂鬱症併發自律神經失調。示意圖。(圖/123RF)

輾轉來到我的門診檢查後,評估後懷疑小王的身體可能不適合服用「血清素類抗憂鬱藥物」,經過基因檢測發現小王的血清素運轉蛋白(5-HTTLPR)基因是SS型,屬於服用藥物反應慢且副作用大的體質。於是改以並用抗精神病藥物與情緒穩定劑治療後,焦慮的症狀於兩周內逐漸改善。

延伸閱讀:5種容易陷入憂鬱症的心理特質 醫:日常練習強化心理韌性

憂鬱症不一定和血清素低下有關

長期以來,血清素缺乏被認為是憂鬱症的主要成因,這也是至今抗憂鬱藥物治療的理論主要基礎。然而,近年許多研究指出,除了血清素外,憂鬱症患者大腦中的正腎上腺素、多巴胺、NMDA等神經傳導物質都可能會出現失調狀態導致憂鬱,因此後續有針對不同神經傳導物質失調的藥物被發明用來治療憂鬱症患者。儘管如此,多數抗憂鬱藥仍是圍繞著血清素調節設計,這也影響不少專業醫療人員對憂鬱症成因的解釋與藥物治療的選擇。

5-HTTLPR基因與抗憂鬱藥物的反應

血清素運送蛋白(5-HTT)負責調控大腦的血清素濃度,製造基因位於人類17號染色體上,5-HTT基因啟動子區域(5-HTTLPR)有兩種基因型:一類較短(S),一類較長(L或XL)。許多研究發現,擁有(S)型基因的人「遇到壓力比較容易緊張、抗壓性較差」,且對抗憂鬱藥物效果較差、反應較慢,症狀較嚴重。這項發現解釋了為何一些患者在使用標準抗憂鬱藥物時效果不佳,甚至有較嚴重的副作用。

後天努力戰勝先天不足 掌握基因提升治療成效

然而憂鬱症的成因很多,除了5-HTTLPR基因外,也有許多基因如BDNF也被認為和導致憂鬱症有關。基因的表現與否,也跟外在環境、壓力事件、家族支持系統等有關。因此,即使先天有S基因的人也不用擔心,仍可能透過後天的努力預防憂鬱症發生。然而,提前了解自己的基因型,也可以於就醫時提供醫師用藥的參考,減少患者「自己一直被醫師試藥」的感覺。

(本文已獲名日文化同意授權刊出)

瀏覽 239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