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成功將晶片植入人腦!Neuralink發展醫療用精密技術

編譯/莊閔棻

日前,億萬富翁馬斯克的神經科學新創公司Neuralink宣布完成人體實驗,成功由手術機器人將晶片植入一名人類患者大腦,且「恢復良好」,達到人機融合的里程碑,引發關注。Neuralink於 2016 年創立,致力於為治療重大的大腦相關疾病,開發先進的大腦設備。Neuralink 如何創造人腦與機器無縫融合的未來?

Neuralink 正在開發兩種裝置。 第一個是植入人腦中、只有硬幣大小的N1處理器,第二個則是可以自動植入晶片的機器人。示意圖。圖/123RF

Neuralink的創立

馬斯克於 2016 年低調創立Neuralink,但該公司直到 2019 年才首次公開亮相。Neuralink的短期目標是解決使人衰弱的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如漸凍症和帕金森氏症等;長期目標則是為大腦創建一個通用平台,實現結合大腦與通用AI(AGI)的願景。目前,Neuralink 正在開發兩種裝置。 第一個是植入人腦中、只有硬幣大小的N1處理器,第二個則是可以自動植入晶片的機器人。

更多新聞:馬斯克投資Neuralink完成首例人腦植入晶片 未來有望治療神經疾病

技術創新

Neuralink 的主要目標是促進大腦和電腦晶片之間的溝通,該公司開發出的大腦植入物可以記錄並解釋神經訊號,並透過電脈衝刺激(electrical stimulation)將訊息傳回大腦。這項突破性技術不但能讓植入者透過「意念」控制電子產品,還有機會使截癱患者恢復活動能力,或是為先天失明的人帶來視力。此外,為促進複雜的手術過程,Neuralink 也開發出一款專為完全自動化而設計的神經外科機器人。

N1 處理器

Neuralink 的超微小的「N1處理器」能植入大腦表層下方0.2厘米左右,並透過極細小的上千顆電極,將神經電流轉為訊號,無線傳輸資料,讓晶片可以在不損害大腦的前提下與大腦溝通。N1 包含許多柔性連接線,寬度為 4 至 6 微米,比人類頭髮細20倍。該裝置由小型電池供電,電池可使用為一天,並可透過感應充電器從外部無線充電。

「心靈感應」

馬斯克透露,Neuralink的首個產品「心靈感應」(Telepathy),將使癱瘓患者能夠比使用手指更快,直接用「意念」使用智慧型手機,或是「幾乎任何設備」。馬斯克未來的願景是「讓像史蒂芬霍金這樣的人,能比打字員或拍賣師更快地溝通」。2021 年 4 月,Neuralink 在就曾展示進展,發布一隻接受植入的猴子用「意念」玩電玩遊戲的影片。近日,馬斯克也宣布,完成在第一位病人大腦中植入晶片的創舉,且目前術後復原狀況良好,測試晶片「有希望」。根據馬斯克的說法,後續版本將能夠「將訊號從大腦中的神經分流到身體運動中的感覺神經,使截癱患者能再次行走。」

手術機器人

基於N1的連接線非常細,人手無法插入。為此,Neuralink 也打造出一款手術機器人,能有效率地將這些線準確地插入所需的位置,甚至不會造成任何出血。該機器人能避開血管,可靠的每分鐘插入包含192 個電極的6條線。此外,整個植入手術過程不到一小時,無需全身麻醉,患者當天就可以出院。

商業模式

目前Neuralink 仍處於研究階段,尚未開始盈利。該公司也指出,植入物一開始可能會相當昂貴,但預計成本將迅速下降,最終穩定在數千美元的範圍內,包括機器人手術的費用。

安全問題

即使已經有多項試驗成功,預計這種裝置通過認證仍需要多年的時間。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就曾以安全風險為由拒絕Neuralink的人體試驗申請,直到2023才放行人體臨床試驗。FDA擔心,該裝置的電池可能會損害腦組織,而植入物的微型電線也可能遷移到大腦內的非預期區域,此外,是否能不損壞脆弱腦組織的情況下安全移除該裝置也存在疑慮。

參考資料:Contrary ResearchManchester Evening NewsInsider

瀏覽 859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