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半導體產值首破5兆!2025年上看6兆 IC製造、AI晶片與2奈米成關鍵
記者 鄧天心/綜合報導
台灣半導體產業再創高峰!根據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最新統計,2024年台灣半導體產值首度突破新台幣5兆元,達5.3151兆元,年成長率22.4%,預計2025年可望進一步突破6兆元,達6.1785兆元,年成長率16.2%。

更多新聞:臺灣企業應用AI不到10% 企業轉型報告揭老闆最怕「這件事」
IC製造業成長驚人 台積電穩居領頭羊
台灣半導體業的成長動能,仍然以IC製造業為核心支柱,2024年,IC製造業產值達3.4195兆元,年成長高達28.4%,成為成長最快的次產業,其中,台積電(TSMC)受惠於高效能運算(HPC)與AI晶片需求爆發,2024年營收達2.8943兆元,穩坐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地位,預計2025年,IC製造業產值將進一步突破4兆元大關,達4.0827兆元,年增19.4%,其中,2奈米製程將成為關鍵成長動能,台積電預計2025年量產2奈米晶片,將進一步鞏固全球技術領先地位。
IC設計、封測業穩步成長 日月光搶攻AI封裝商機
除了製造業,IC設計業2024年表現同樣亮眼,產值達1.2721兆元,年增16%,預計2025年將進一步成長11.3%,達1.4155兆元,至於封裝與測試產業,2024年IC封裝產值4233億元,測試產值2002億元,分別年增7.7%和5%。值得注意的是,封裝大廠日月光(ASE)受AI晶片需求增加影響,先進封裝業務將迎來爆發性成長,日月光預計2025年先進封裝與測試業務營收將超過16億美元,較2024年的6億美元增長166%,顯示AI時代帶動的強勁成長力道。
台灣成長速度超越全球平均 地緣政治風險仍是變數
從全球市場來看,2024年全球半導體市場成長19.1%,但台灣半導體產值增幅達22.4%,再度超越全球平均水準,預計2025年,全球市場增速將降至11.2%,但台灣仍有望達到16.2%,展現超強競爭力,然而,台灣半導體業雖在技術與市場上占據優勢,但仍面臨地緣政治風險與供應鏈調整的挑戰,美中科技戰持續升溫,美國《CHIPS and Science Act》(晶片與科學法案)推動半導體回流美國,對台積電等企業的全球布局帶來變數,此外,日本、韓國與歐洲也積極投資晶片製造,例如三星電子(Samsung)2024年宣布5年內投資300兆韓元(約新台幣7兆元),在韓國設立全球最大半導體生產基地,意圖挑戰台積電在高階製程的領導地位。
2025年展望:2奈米製程與AI晶片將是關鍵戰場
展望2025年,台灣半導體產業將進一步邁向6兆元規模,關鍵成長動能包括:
- 2奈米技術量產:台積電計劃於2025年啟動2奈米製程,將進一步提升AI與HPC晶片效能,吸引更多國際大廠訂單。
- AI晶片需求爆發:OpenAI、NVIDIA等企業的AI發展推動新一波半導體需求,全球市場對高效能晶片的需求將持續增長。
- 車用半導體市場擴展:隨著電動車(EV)與自駕技術發展,車用晶片市場快速成長,台灣供應鏈企業將迎來新商機。
- 全球供應鏈重組:台積電、日本與美國的合作深化,台灣半導體業需靈活應對全球供應鏈變遷,保持競爭優勢。
台灣半導體產業仍穩居全球龍頭 但競爭加劇
台灣半導體產業在2024年成功突破5兆元大關,並在2025年朝6兆元邁進,台積電、聯發科、日月光等企業持續推動技術創新與全球佈局,使台灣在AI、HPC與高階晶片領域維持領導地位,然而,來自美中科技戰、日本與韓國競爭、全球供應鏈重組等因素,仍可能影響產業未來發展,面對AI、先進製程與地緣政治挑戰,台灣半導體業者如何應對變局,將決定台灣能否在全球半導體戰場中持續領跑,2025年,這場科技競賽才剛剛開始。
瀏覽 2,31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