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殺出AI紅海!謝金河點出關鍵:中國80、90後企業家正在崛起

記者 鄧天心/綜合報導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近日在他的社群媒體上發文,聚焦中國科技產業的最新發展,並對美國前總統川普的言論提出批評,他指出,近期中國科技企業正在快速崛起,DeepSeek的突圍更是中國向美國宣示科技實力的一次反攻。

此外,他也分析華為如何在美國封鎖下「化整為零」,扶植新創企業突圍,並提醒美國應該更細膩地研究中國在年輕世代人才培養上的用心,而非停留在過時的產業觀念。

謝金河提到習近平罕見召見科技巨頭,釋放何種訊號?圖片來源:123RF

更多新聞:川普稱臺灣搶走晶片!吳誠文:我半導體產業非平白取自他國

習近平大動作召見民營企業家 釋放政策轉向訊號?

謝金河在貼文中提到,香港報紙近日頭版新聞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下週一召見民營企業家,這批企業家陣容強大,包括:

  • 阿里巴巴 創辦人 馬雲
  • 騰訊 創辦人 馬化騰
  • 小米 創辦人 雷軍
  • 宇樹科技(Unitree Robotics)創辦人 王興興(因春晚機器人表演而受矚目)
  • DeepSeek 創辦人 梁文鋒

這場會晤意義重大,因為過去幾年中國出現「國進民退」的趨勢,民營企業發展空間受限,許多企業家選擇低調甚至退出市場,然而,這次習近平主動召見科技企業家,可能意味著政策風向的轉變,這波變化,正好發生在DeepSeek震撼全球AI市場之後,值得密切關注。

DeepSeek近期在全球AI市場一戰成名,被視為中國版的「OpenAI」,其創辦人梁文鋒,生於1985年,是中國新一代科技創業家的代表之一,DeepSeek在生成式AI領域的技術突破,讓中國科技界信心大增,也讓全球矚目。

謝金河認為,DeepSeek的成功「是中國向美國宣示戰力的一次反攻」,證明中國AI技術已經具備與美國抗衡的實力,他更指出,「這批80後、90後的年輕創業家,正在成為中國科技產業的主力軍。」

華為如何突圍?「化整為零」的隱形戰略

此外,謝金河提到,華為一直是美國科技封鎖的主要目標,但在極端封鎖下依然維持成長,2023年,華為營收達8600億人民幣,比2022年的7042億成長兩位數,顯示華為仍有辦法突圍。

關鍵就在於華為採取的「化整為零」策略——將原本集中的技術人員拆散到外部,讓他們成立沒有「華為」名稱的新創公司,分佈在各個領域繼續推動技術研發,這種策略不僅讓華為避開部分制裁,也讓中國科技產業形成更強的生態系統,讓外界難以掌握華為的真正影響力,除了科技業的突圍,謝金河也分析了香港市場的現況,他指出,從川普上任以來,香港恆生指數已累計上漲19%,但市場內部卻出現「冰火兩重天」的局勢:

  • 房地產市場 依然低迷,新世界發展等財團被迫賣樓變現,套取1170億港元來緩解債務壓力,但股價卻從43港元暴跌至4.01港元,顯示市場仍有危機。
  • 科技股表現亮眼,如阿里巴巴、騰訊、小米、網易、比亞迪、美團、京東、百度、泡泡瑪特等公司股價持續上漲,顯示科技業仍然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撐力。

川普指控台積電?謝金河:認知停留在十幾年前

另一方面,謝金河也評論川普最近對台積電的指控,川普聲稱:

  1. 台積電「偷走美國100%的晶片生意」
  2. 台積電「竊取美國技術」
  3. 英特爾(Intel)是「偉大的企業」,應該優先支持

但謝金河認為,這些說法「完全不夠精準」,甚至停留在「十幾年前的產業認知」,事實上,台積電長期是美國科技產業的合作夥伴,而美國政府更是積極邀請台積電赴美設廠,提供大筆補助。川普的這番指控,不僅忽視了美台科技供應鏈的合作關係,也反映出他對產業現況的理解嚴重落後。

80後、90後企業家崛起 中國科技不再靠「老牌巨頭」

謝金河提到中國科技的崛起,已經不再是過去那些50後、60後的企業家主導,而是80後、90後的年輕創業家正在掌握話語權:

  • 王興興(1990年)——宇樹科技(Unitree Robotics)創辦人,專攻人形機器人與機械狗。
  • 許仰天(1984年)——Shein創辦人,讓中國電商走向全球。
  • 王寧(1987年)——泡泡瑪特創辦人,推動盲盒經濟成長。
  • 汪滔(1980年)——大疆創辦人,全球無人機產業的領導者。
  • 黃錚(1980年)——Temu創辦人,拼多多國際版的推手。

這些企業家在全球市場打出影響力,說明中國科技企業已經進入新一個世代,美國如果還用過去的封鎖方式對抗,恐怕難以真正遏制中國科技的發展,謝金河也提到,川普雖然想要「讓美國再次偉大」,但如果他的幕僚無法準確掌握科技產業現況,仍然停留在過去的產業認知,那麼美國在科技競爭上的優勢將持續被中國縮小。

瀏覽 1,151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