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溝通」應成為職能 尹相志:AI通才比專才更吃香
記者/彭夢竺
隨著越來越多企業採用AI技術,傳統工作正面臨挑戰,為了直面AI帶來的職場變革,1111人力銀行與Amazon Web Sservices(AWS)攜手於今(13)日舉辦「AI驅動 未來職場」研討會,邀請工總秘書長呂正華、國科會TAIDE專案主責專家成員蔡宗翰、DataDecision技術長尹相志、聯合聚晶財務暨人資副理鄭惠如、KKCompany雲端智慧業務群總經理黃柏淞等多位產官學專家與會。
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顯示,在上班族心目中,AI不但普遍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更開始成為職場標配,有超過9成3的上班族認為,Al是職場的必備技能,其中對AI接受度最高的產業是科技業、金融業以及大眾傳播業。另外還有5成1的上班族已經在職場上運用AI,其中幾乎天天使用38.7%、一週超過3次20.1%、一週1到2次12.5%。
職場面對AI有5項思維應改變
尹相志以「讓生成式AI成為職涯成長最強助力」為題,他點出未來職場上因應有5項思維需要改變,包含「從專業分工轉向抽象泛化」、「從執行能力轉向溝通能力」、「用知識壓縮解決知識爆炸」、「從已知可控轉向機率分布」,以及「從提供答案轉向探索思路」。
尹相志提到,生成式AI讓創作的基本門檻變低,無關乎天賦、無關乎學習的專業,只要會與AI溝通,音樂白痴也可以創作歌曲上架到Spotify。「AI把世界的平均值拉高,但同時M型化也會越來越嚴重,因為會用AI跟不會用的人差距變大。」
延伸閱讀:企業極缺全面AI人才!國科會TAIDE主責專家成員蔡宗翰:應訓練更多人建置LLM
AI世界通才比專才更吃香
過去可以在特定領域之內把任務完成得很好的人,是所謂的「專才」,但是在AI的時代之下,一個人有沒有能力把看似不同的事物,找到他們共通性,並以此解決問題,這是所謂的「通才」,「在AI的世界裡面,通才反而比較吃香!」
尹相志表示,過去是人類去配合機器的語言命令機器做事,現在是人類用人類的語言來命令機器做事,「你不會寫程式不懂程式語言也沒關係,只要你懂得溝通,用手畫圖也是一種與AI溝通的方法,未來會有更多人類的感知被放進去,就可以用更多種方法溝通。」
生成式AI不應是找答案工具
對於許多人使用ChatGPT來找答案、做報告,尹相志表達憂心。「生成式AI永遠不會給你固定的答案,同一個問題你問10次,答案可能都會不一樣。」他認為,生成式AI是完成任務上的一個輔助,而不是拿來找最終答案的工具,在過程中提供各種支援,就像古時候陪考的書僮一樣。
他建議大家把生成式AI變成一個靈感的來源,要懂得拆解、規畫、指派任務,並且懂得使用工具與思考的技巧,「AI溝通應該要是一種職能,而不是一種職業。」對於害怕被取代的人,尹相志則說:「只要這個東西有存在的價值,就有N個方法可避免被取代、被摧毀,就像過去面對攝影技術的發明,繪畫藝術也從來沒有因此而黯淡。」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瀏覽 460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