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物體  淋巴系統慢性衰竭指標

UB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一個重要的大腦清理機制–廢物體(Wasteosomes,一個充當大腦廢物容器的結構),可以作為淋巴系統機能失常的指標。

這項研究被刊登在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由 UB 藥學院和食品科學學院、UB神經科學研究所 (UBNeuro) 和生物醫學研究網絡中心–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研究團隊(CIBERNED)主持。由 Carme Pelegrí 和 Jordi Vilaplana教授指導,並與來自藥學和食品科學學院、UBNeuro和 CIBERNED 的 Marta Riba和Jaume del Valle,以及來自巴塞羅那醫院生物庫–神經組織庫的Laura Molina-Porcel合作。

圖/123RF

廢物容器,新的願景

1837年,著名的解剖學家和生理學家Jan Evangelist Purkinje,首次描述了人腦中的廢物體或澱粉酶體。超過150年來,這些構造的功能在專家間引起了許多的爭論。研究人員表示:「在對這些構造長期研究的過程中,已經產生了許多關於對其性質與意義的假設。」

由同一研究人員領導的PNAS研究於2019年發表,表明澱粉酶體是儲存大腦廢物的容器,並能被星形細胞(產生他們的細胞)排入腦隨液。後來,同一小組提出專業術語:廢物體,存放廢物的容器,如澱粉樣蛋白體。

該術語是因為它突出了這些物質的吸收並避免造成澱粉樣蛋白(Amyloid)、澱粉樣體等術語的混淆,這些是神經退化性疾病(如:阿茲海默症)的特徵。

有新研究顯示,廢物體或澱粉體的增加是淋巴系統慢性衰竭的表現。

淋巴功能不全的定義

淋巴系統負責清除腦實質。迄今為止,術語淋巴系統衰竭或淋巴系統功能障礙被用來定義其故障。新的PNAS文章寫到,淋巴功能不全被定義為無法正確執行大腦的清潔功能。故障可以分為急性或慢性,取決於持續時間的長短,原因可能來自於本身替統的故障或是廢物的累積超過了系統所能承載的上限。

「不論故障原因與分類,其終將導致廢物累積於腦實質中,特別是那些受影響特別嚴重的區域。」研究人員說道。

廢物體當作淋巴功能不全的標靶

一旦被診斷出慢性淋巴功能不全,研究人員便會提供證據表明人腦中廢物體或澱粉酶體的增加是慢性淋巴系統功能不全的表現。此關聯的第一個跡象便是,大多與大量廢物體相關的因素,如衰老,心血管疾病和不良睡眠品質,都與淋巴系統的故障有關。

「需要注意的是,淋巴系統有晝夜規律,清潔系統主要發生在睡眠階段。」研究人員說。研究也顯示,大腦中含有最高廢物體濃度的位置通常與清潔系統的排水區域有關。

這些跡象都顯示廢物體與淋巴功能不全相關,而在年輕人或急性過程中很少檢測到廢物體也表明他們是緩慢形成的結構。因此,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廢物體的數量可以作為慢性淋巴細胞功能不全的標靶,同時向我們展示它發生在大腦哪些部位。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知識有助於研究淋巴功能不全,並可以確定哪些變量對該系統的影響最大。此外,他們補充,它們是慢性淋巴功能不全標靶的事實賦予了它們被質疑多年,直到現在才具有的臨床意義。

對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的啟示

該研究還提到了幾個要素和證據,表明慢性淋巴管功能不全是神經退化性疾​​病的危險因素,尤其是涉及某些纖維蛋白聚集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例如阿爾茨海默病中的 β- 澱粉樣蛋白、額顳葉癡呆中的磷酸化 tau蛋白和阿爾茨海默病本身,或帕金森病中的α-突觸核蛋白。

研究人員表示,淋巴功能不全的情況下,這些蛋白質的去除受到抑制,這也變相地增加罹患疾病的風險。透過廢物體提供引起淋巴功能不全變量的資訊,它們可以幫助制訂降低罹患疾病風險的方法。

根據廢物體的存在,目前的跡象顯示衰老、慢性睡眠障礙和一些心血管疾病是影響淋巴系統最大的變量。淋巴系統領域的研究正呈指數級增長,許多研究小組都致力於此領域的研究,這表明我們很快就會獲得新的出色結果,研究人員總結到。(編譯/高晟鈞)

資料來源: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2-11-marker-linked-malfunctioning-glymphatic.html

瀏覽 579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