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川普關稅政策 中經院王健全:台灣是美國最好的長期夥伴

記者彭夢竺/台北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搖擺不定,讓各國政府與企業都無所適從。中華經濟研究院(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認為,川普的經濟改革不會成功,台灣是美國去中化最好的長期夥伴,台灣政府在這方面的布局要有戰略。至於傳統產業,他則呼籲政府盡快推行二次傳統產業升級轉型,否則傳統產業未來只會越來越糟。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呼籲,傳統產業要趕快進行二次轉型。(圖/記者彭夢竺攝影)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呼籲,傳統產業要趕快進行二次轉型。(圖/記者彭夢竺攝影)

王健全近日在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APIAA)第十二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暨產業趨勢論壇中,以「川普2.0的衝擊與因應」為題,以「川普解放日關稅髮夾彎的原因、衝擊與因應」為題進行講說。

延伸閱讀:談美國關稅政策 中經院王健全籲:傳統產業要趕快進行二次轉型

他提到,川普的經濟改革不容易成功。他舉例:「經濟是一個雙面刃,一次不可能處理多個目標,一隻手只能端一個盤子,川普最大的盲點就是要認清,你到底是要對付中國?還是解決美國的公債問題?」想解決財政收入,提高關稅就是會影響到通膨。「經濟學不是你說了就算的!」王健全強調,川普為了防堵中國洗產地,所以對東南亞國家也課關稅,可是美國的食、衣、住、行、育、樂,將來是否有便宜的市場?

王健全認為,台灣是美國去中化最好的長期夥伴,「台灣有ICT產業、汽車零組件、IC半導體產業…等。」如果與美國合作,美國就有替代品,台灣幫助美國,還可以換取美國的綠色通道跟經濟特區,這需要一點布局,台灣政府要有戰略。「甚至可以讓台灣的高科技企業在美國掛牌,除了台積電、聯電,像是崇越科技、漢唐科技等企業可以藉由美國來壯大,以吸引更多全球人才。」

不過,提到台灣傳統產業時,王健全則嘆氣說:「台灣傳統產業就是一個『慘』字!」日幣近年大跌,進口日本商品的成本隨之降低,再者中國內部市場需求降低,許多廠商都大量轉向低價外銷,且目前中國市場的生產、銷售能力更勝以往。

而台灣去年對美出口增加,大多都是資通訊產業和半導體業,在這一次關稅的壓力之下,傳統產業可以說是「未蒙其利同受其害」,王健全用8個字形容台灣傳統產業所面臨的現況,「一定要尋求再次轉型,尤其是服務業的升級轉型。」

他直指,台灣的低薪狀況,問題出在服務業,端看現在的服務業,只有10%是高薪職業,「服務業應該要鬆綁法規,未來醫療長照、醫材養生、文創觀光等行業才有機會提升薪資。」政府要應盡快推行二次傳統產業升級轉型專案,否則傳統產業在未來3至5年只會越來越糟。

瀏覽 332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