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晶片戰爭持續 中國靠「低端傳統晶片」扳回一城
編譯/高晟鈞
美中晶片戰爭持續延燒,甚至越演越烈。儘管美國在尖端技術方面明顯佔據優勢,但中國卻試圖靠著低端傳統晶片扳回一城,而事實上,這非常有效。
中國的晶片策略
與目前供不應求,用於驅動人工智慧的最先進晶片不同,傳統晶片仰賴較舊的製造工藝,在大眾市場產品中更為普遍,這類傳統晶片的足跡遍布汽車、軍用車輛、醫療設備、智慧型手機、家電甚至是太空項目等等。
更多新聞: 繼晶片禁令後!美中關稅戰火再起 這一次是針對太陽能產業
相信大家都清楚記得疫情時期,晶片供應鏈的中斷如何重挫汽車產業。根據摩根士丹利所提供的數據,2024年終過在晶圓設備上的支出為410億美元,年增29%,佔據全球總額的40%,這證明了中國計畫靠著低端傳統晶片產能來對抗美國的晶片制裁。在一項名為「中國製造2025」的計畫中,中國明確設定了數字目標,預計在2029年達到世界產能的一半。
遺留晶片如何威脅美國
對此,拜登也發起調查,譴責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已對美國國家安全產生威脅,並阻礙美國建立國內半導體供應鏈的努力。經調查,超過三分之二的美國產品均有中國遺留晶片,一半美國公司不知晶片來源,其中更是包括部分了國防工業晶片,許多人甚至並未意識到自己正在使用中國晶片。
美國商務部一項政府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供應商提供的晶片價格比美國供應商低了30%至50%,有些甚至低於生產成本。拜登在聲明中回應,這些中國公司嚴重損害了公平競爭,並在基礎半導體領域造成了危險的供應鏈依賴。
台灣民主、社會與新興技術研究所執行長張智程博士更是向《金融時報》表示,此戰略很可能逆轉中國在晶片戰中的頹勢,甚至進一步對美國實施制裁。
為了阻止中國涉嫌反競爭行為造成的損害,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計劃用一年的時間調查中國所有可能幫助中國在基礎半導體市場實現全球主導地位的行為、政策和做法,而此舉一定程度上也獲得了業界的支持。半導體行業協會主席John Neuffer便表示,將積極保持美國供應鏈的彈性,確保美國半導體生態系統在未來始終保持全球領先地位。
資料來源:WSJ、Arstechnica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瀏覽 68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