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光電材料系培育跨域專業人才 助力學子直攻研究所
記者/林育如
台灣科技實力全球有目共睹,這些成功的背後,不僅依賴於先進的技術和創新,更與人才的培養密切相關。台灣的成功來自於半導體、光電、材料、太陽能等領域人才的辛勤努力與奉獻。國立海洋大學光電與材料科技學系,以培育「具備創新及跨領域思維的尖端材料、海洋能源與光電科技產業人才」為設立宗旨,融合光電與材料領域的課程,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跨領域能力。同時,也協助學生直攻研究所,深化專業技能,為產業發展作出貢獻。
國立海洋大學光電與材料科技學系的黃智賢教授表示,根據教育部統計處105年曾發布的「99-101 學年度大專校院畢業生就業薪資巨量分析」顯示,在電子零組件(半導體、光電材料)製造業中,大學學歷和研究所學歷畢業四年後的平均月薪差距高達3.8萬元。考慮到未來的起薪待遇及專業能力的提升,該系學生通常以直攻研究所作為未來目標,也因此,歷屆的大學生碩士升學率都近乎100%。為此,該系課程設計不僅注重專業能力的培養,還提供必修的專題指導,協助學生順利進入研究所,進一步提升其專業水平。
更多新聞:資訊、AI職涯入門金鑰!海大資工系揭四要件 助學子無縫接軌職場
協助升學與跨領域學習
海大光電材料系在大學部提供全面的學習支援,特別是在升學方面。該系大學部的課程學習並未分組。課程設計在低年級是以修習光電與材料理領域共通的必修基礎課程與實驗為主;高年級時,則鼓勵同學跨領域選擇自己有興趣的課程鑽研,並進入自己感興趣的實驗室進行專題研究。同學在大學四年打好基礎的課程學習,並有良好的專題研究成果,正好可以幫助學子在碩士班甄試或考試兩個招生管道的錄取。
黃智賢教授說明,海大光電與材料科技學系之創立,可溯自海大於1993年與1997年分別成立的材料工程研究所與光電科學研究所。材料所與光電所成立後,歷經逾二十多年,2018年再成立光電與材料科技學系,並於2019年正式招生。光電與材料科技學系包含大學、博、碩士體制。
黃智賢教授指出,由於早期先成立研究所,其學子主要來自光電、材料、電機、機械、物理、化工、化學等領域,甚至也曾吸引數學、天文、生技、航管等各不同領域學子來就讀,畢業後都順利進入科技業。在大學部成立之後,延續這樣的精神,該系碩士班也十分歡迎對光電或材料科技有興趣、願意努力投入學習的學子跨領域來報考。
專業奠基、專題實作
海大光電材料系修課總學分數是134學分,提供的課程不僅涵蓋光電與材料科學的核心領域,還包括跨領域的知識。具體來說,該系在大一、大二階段開設光電科技導論、材料科學導論、工程數學、光學、材料熱力學、X光結晶學、電磁學、電子學與一系列實驗課程,奠定在光電科技及尖端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知識的能力。到了高年級還設有必修專題研究課程,同學可在老師指導下,參與實驗室的研究。
黃智賢教授指出,該系的「專題研究(一)」是必修的,開在大三上,很多同學都會提早在升大三暑假進入實驗室學習,以求有好的研究成果。「專題研究(二)」則是選修,給有興趣的同學繼續參與研究。黃教授表示,系上擁有21位專任教師,其中有16位教授,豐富的師資資源使得學生在進行專題或研究時,能夠輕鬆找到適合的指導老師。
除了課程之外,海大光電材料系每學期幾乎每周都會辦理講座,邀請業界或學界分享產業現況、趨勢與科技,以幫助學生了解最新的科技發展和市場需求。
掌握核心製程和原理 靈活適應保有競爭力
黃智賢教授剖析,光電材料的應用範圍廣泛,涵蓋了半導體、電子材料、發光二極體、太陽能電池、液晶顯示技術以及特殊材料等領域。如果對半導體產業感興趣,學生未來可以考慮進入台積電或聯電等知名公司發展;具備特殊材料專長的學生,則可選擇鋼鐵廠或其他高科技產業。而隨著半導體進入奈米尺度,封裝產業的重要性也愈加突顯,也有一些學生選擇進入封裝廠擔任研發工作。
科技產業發展迅速且變化莫測,如何把握脈動並跟上時代趨勢呢?黃智賢教授認為,關鍵在於深入掌握核心製程和原理。只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不論產業如何變遷,都能夠靈活適應並保持競爭力。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瀏覽 1,12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