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產業鏈/輝達台廠供應鏈聲量前10 聯電2024全年營收再創新猷

記者 / 孟圓琦

先前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來台進行演講,曾在背板上露出台灣地圖並羅列40餘間台廠供應鏈夥伴,引發關注。根據全台最大數據分析平台《網路溫度計DailyView》統計指出,聯電擠進第10名!而聯電在1月底召開法說會之際,自結2025年1月份營收為新台幣198.07億元,月增4.43%、年增4.17%,寫歷年同期次高。

目錄
新聞重點
公司簡介
公司項目
財報趨勢
未來展望
招募資訊
延伸閱讀

新聞重點:

「晶圓代工二哥」聯華電子(2303)在2024年的全年營收,以2323.03億元創下歷史次高。其中,聯電共同總經理王石表示,去年第四季業績符合期待,晶圓出貨量及產能利用率略優於預期,產能利用率約為70%。

更有分析師更是在受訪時表示,聯電日前大跌的情況其實是「利空出盡」,尤其在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可能會對中國成熟製程晶片施以關稅制裁,屆時報價有望受到拉抬。

聯華電子作為全球半導體晶圓代工業界的領頭羊,除了積體電路製造服務,亦包含完整的製程技術及製造解決方案。(圖/聯華電子官網)

公司簡介:

作為全球半導體晶圓代工業界的領導者,聯華電子(2303)總部位於台灣新竹,自1980年從工研院分出在中國、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及新加坡設有服務據點,提供高品質的積體電路製造服務,專注於邏輯及特殊技術,為跨越電子行業的各項主要應用產品生產晶片。

現有12座晶圓廠,全部皆符合汽車業的 IATF 16949 品質認證,聯電大部分的12吋和8吋晶圓廠及研發中心位於台灣,另有數座晶圓廠位在亞洲其他地區,總月產能超過 40 萬片12吋約當晶圓。

公司項目:

聯華電子提供的服務項目多元,包含:行動及無線通訊、物聯網及穿戴式裝置、計算及數據處理、車用電子;邏輯製程:14奈米、22奈米、28奈米、40奈米、55/65/90奈米、成熟製程技術,範圍由5微米至0.11微米;特殊製程方案,如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RFSOI、 CIS、微機電、高壓製程以及BCD製程等;晶圓專工設計套件與設計驗證;光罩服務;矽梭方案;一站式解決方案,提供全方位後段封裝測試服務;測試服務連同軟硬體解決方案與封裝解決方案;產品良率管理服務。

邏輯 / 混合信號 / 射頻技術為晶圓代工廠主要的潛在市場,而聯電已於12吋和8吋製造技術上,開發了最先進的低功耗和射頻技術,滿足 AIoT 時代之需求。(圖/科技島製作)

財報趨勢:

聯華電子在2024 年第四季合併營收為新台幣603.9億元,較上季的604.9億元減少 0.2%。與去年同期相比,本季的合併營收成長9.9%。第四季毛利率達到 30.4%,歸屬母公司淨利為新台幣85億元,普通股每股獲利為新台幣0.68元。

2024年全年營收較去年增加4.4%,反映了通訊、消費及電腦需求的穩定成長。其中,22/28奈米產品仍佔營收主要貢獻,在2024年增加15%。而聯電22奈米產品的投片正在加速進行,預計自2025年起將為聯電帶來更高的營收貢獻。

未來展望:

聯電共同總經理王石表示,展望2025年主要來自 AI 伺服器的強勁需求,以及智慧手機、電腦和其他電子設備中的半導體含量增加所驅動。聯電將持續投資技術創新,並開發領先業界的特殊製程解決方案,以迎接下一波系統升級需求的浪潮並維持競爭優勢。

在建構技術基礎上,聯電也積極拓展先進封裝解決方案,使未來 AI 應用的潛力能充分發揮。此外,聯電的關鍵擴產項目正按計畫進行,位於新加坡的第三期新廠將增強客戶的供應鏈韌性;與美國合作夥伴共同開發的12奈米製程平台,也將滿足客戶在22奈米以下製程升級的需求。

此外,聯電更是在2024的第四季簽署了離岸風電購買協議──也是聯電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再生能源交易案。該協議為公司實現2030年使用50%再生能源目標跨出了穩健的一步,朝向2050淨零排放和100%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邁進。

招募資訊:

詳細招募資訊可至1111人力銀行_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閱讀:

陽明交大助聯華電子數位轉型 共同開發新一代半導體產能規劃系統
【學長姊帶路】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製程工程師 求職分享
【學長姊帶路】聯華電子 研發工程師 求職經驗

瀏覽 591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