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研發防腎臟惡化的益生菌 成功完成動物試驗

記者/陳士勳

為了有效預防腎臟功能惡化,台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教授陳明汝,所帶領的研究團隊成功開放「混合益生菌」,可降低腎臟功能血液中尿素氮及肌酸酐指數,且成功完成動物試驗,陳明汝說明「腸道微生物系統」與慢性腎臟病息息相關,「腸道菌的失衡會導致壞菌數大幅提升,且衍生尿毒素。」

台大研發出能延緩腎臟功能惡化的益生菌。示意圖:123RF

陳明汝表示,慢性腎臟病不單因長期飲食不健康造成肥胖、糖尿病等代謝疾病,也有濫用止痛藥、來路不明藥物、含有重金屬藥物等病因,加上壞菌間相互作用會產生尿毒素,且蓄積於體內,進而加劇腎功能傷害,即便透過血液透析,也難以完全將尿毒素排除體外。

陳明汝指出,益生菌種類相當多元,但不是任何菌株都有效,因此團隊設計一個「益生菌篩選平台」,從80種候選益生菌中,精挑2支菌株,最後發現可成功使尿毒素前驅物減少,並經動物試驗成效良好,證實可降低體內尿毒產生,目前正進行人體臨床試驗的「混合益生菌。」

陳明汝觀察,若依動物實驗結果,共對45隻具慢性腎臟病的「貓」進行試驗,其中有20隻完成全程試驗,結果發現70%貓的腎功能指數下降,腎絲球過濾率顯著提升,其餘30%貓雖未有明顯效果,不過腎功能卻也未因而持續惡化。

陳明汝解釋,除了貓之外,也針對腸道無菌的「老鼠」進行實驗,且分成3組。第1組是「腸道健康」的老鼠糞便、第2組是「患有慢性腎臟病」的老鼠糞便、第3組則是餵食「患有慢性腎臟病但有服用混合益生菌」的老鼠糞便,結果發現,第3組老鼠體內的尿毒素顯著減少,驗證尿毒素和腸道菌相的相關性。

陳明汝透露,研究團隊現階段也挑選180名第3期腎臟病的臨床患者,以利進行人體試驗,初步發現與動物試驗結果相似。

瀏覽 1,328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