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素養是什麼?|專家論點【鄧宗聖】

作者:鄧宗聖(國立屏東大學 科學傳播學系 教授兼系主任​)

「素養」(literacy)難以一言以蔽之,但就當代的常識而言,它無非是內涵「聽說讀寫」的能力。然則,就知識社會學的角度觀之,「素養」涉及知識能力的定義與界線,是因應社會需要而客觀化的論述,同時透過教育進而內化到接受社會化的學習主體,換句話說,「素養」的定義與界線是社會產物,涉及社會認可的知識與能力,是一種模塑「人」的力量,根據社會的現況與發展需要,製造出來的能力論述(Berger & Luckmann, 1990)。

要理解「素養是社會產物」其實並不難,想像一個狩獵社會中塑造的「獵人」與資訊社會中塑造的「程式設計師」,兩者所需要習得的知識、規劃與遵守的規範也會有差別。

科技的發展往往會帶來社會的轉變,就如同道路與鐵路的發展,促成中心與邊陲,航空科技則取消了空間的限制促成「地球村」發生(McLuhan, 1964 )。同樣的,印刷科技發展下的社會與教育,「讀寫」的能力就顯得重要,且與「聽說」並列為教育所認為的基礎。

設定二十一世紀為時間場景,選用「數位素養」(digital literacy)的概念,說明我們剛進入或者是說已經浸淫在科技的社會環境中,並藉此涵蓋各種科技工具發展而指涉的能力,如電腦素養(computer literacy)、網路素養等(internetor cyber literacy)。

若使用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Spilka 則認為它本身反映工作需要或目的,因此同時也指涉了印刷媒體,無法精準表達出數位的溝通形式(digital forms of communication)。

「數位素養」一詞,直接指涉以電腦科技興起而帶來的社會實踐,涉及到「讀寫、資訊交換」的環境,同時也成為聯繫著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與教育等實踐情境。

參考文獻:
Berger, P. L., & Luckmann, T. (1990).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New York: Anchor Bk.s.
McLuhan, M. (196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New York: McGraw-Hill.

短文摘選自鄧宗聖(2010)。 當代傳播思潮中的數位素養:評介Digital literacy for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21st century theory and practice。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7:4,頁531。

瀏覽 1,208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