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日理千「歷」──人資看履歷都看哪裡? 

作者/葉雅雯

1. 基本條件

一般來說,人資會先篩選的就是基本條件,雖然勞基法有規定對於性別、年紀等不可以設限,但其實還是每間公司依據企業文化的不同,還是會有一些初篩的條件,例如年齡範圍、學校等級、畢業科系、居住地遠近、性別…等。通常我們也無法事先得知,只能做到儘量要求資料的正確性,例如我就遇過明明現居台南市北區,居住地卻寫戶籍地宜蘭,這對人資來說,就會要考量對方離鄉背井來台南租房、上班的機率,時間效益是不是比起找本地人低,通常就不會列入優先考慮的對象了。

 2. 大頭照

照片也是很重要的,請儘量用正式的證件照、畢業照,且不要用太久、太有年代感的照片。(偷偷的說,放自拍照、寫真照的,我都是第一關就刪掉了,給人一種把工作當兒戲的感覺)

3. 工作經歷(包含實習、打工)

通常有實習、打工經驗的新鮮人,社會化程度都會比完全沒工作經驗的人好很多,能更快融入群體,也比較了解職場的文化;但又可細分成以下狀況:

A. 與應徵職務有」正相關」之打工、實習經驗:請在履歷的「自我推薦」、「工作經驗」及「自傳」詳細敘述在職期間、工作內容、使用到的技能或專長。但請務必說明是「實習」或「寒暑假打工」,不然人資會誤以為是「正職」,看到每份工作經歷只有幾個月,便把你歸類為「工作不穩定、常換工作」的人選嘍!

B. 與應徵職務「無關」之打工、實習經驗:只需要在「自我推薦」及「自傳」簡略描述即可,主要是讓人資知道,你是有社會化過的新鮮人嘍! 

4. 對工作的期望

在填寫「希望地點」、「希望職類」、「希望產業」及「期望待遇」時,務必針對每個要應徵的職缺填寫,不要希望地點寫台中,但卻投到高雄的工作、或是應徵的職缺待遇公司設定是30K~40K,你的期望待遇卻寫面議;這一般都會被人資判定就職可能性太低而提早出局喔。

瀏覽 531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