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數位遊牧是否能為人才缺口帶來機會?

作者/Rosie Wu

當前數位人才的需求遠大於供給,而企業的招募管道仍然以學校、同業、現有員工技能再提昇為主,另一方面,數位科技,特別是軟體類的工作,使得許多職務在遠端就能進行。「數位游牧」就是在此背景下的新人才來源,以美國為例,根據Upwork調查,截至 2025 年,美國將將有多達 3570 萬(22%)的勞動力成為遠端工作者。由於疫情緣故,越來越多的員工選擇不受地點限制、透過數位網路來工作的生活方式,使他們能夠在任何地方工作,這些新型態工作者稱為「數位遊牧」(Digital Nomad),且此趨勢正在向其他地區擴散。2020 年,美國的數位遊牧人數成長近 50%,達到 1,100 萬人,2021 年則增加到 1550 萬,其成長速度不容小覷,2,400 萬美國人計劃在未來 2-3 年內成為數位遊牧。

透過數位網路來工作的生活方式,使他們能夠在任何地方工作,這些新型態工作者稱為「數位遊牧」(示意圖/123RF)

Qualtrics 最近一份調查也呼應數位遊牧興起的趨勢:80% 正在尋找新工作的員工表示,其關注重點之一在於他們的下一份工作是否能讓他們有機會在任何地方生活,因此,Lift、Airbnb、3M 等業者皆提供這類工作模式。另一個案例是 Spotify,它明確指出「工作不是你在的地方,而是你做的事情」,Spotify的隨處工作模式(work from anywhere)允許員工在特定地區內選擇工作地點,例如,如果職位位於瑞典,則該員工則能在歐洲進行遠端工作。

根據Pass-Port Photo Online於2022年的調查,全球數位遊牧主要六大地區為墨西哥、哥倫比亞、西班牙、葡萄牙、泰國,與印尼,其中,印尼是數字游牧民的首選目的地,其次是墨西哥和泰國。數位遊牧全職 (71%) 和兼職 (29%) 的混合所組成, 85%的受訪者對他們目前的工作「感到滿意」或「非常滿意」;數位遊牧的平均月收入為 4,500 美元,核心開支包括住房(1,000 美元)、交通(211 美元)和食品(409 美元),大多數數位遊牧偏好住在酒店 (51%),其他選擇包括朋友/家人的住所 (41%)、Airbnb (36%)、汽車/貨車/房車 (21%) 和旅館 (16%)等。而為了維持數位遊牧的生活型態,36% 的人在多家公司擔任自由業者,33% 的人擁有自己的企業,僅有21% 的人一家公司擔任正式員工。

舉數位行銷領域而言,多數數位遊牧透過網站開發、平面設計、Podcast與聯盟營銷與顧問輔導來創造營收,因此,搜索引擎優化、內容撰寫和社交媒體營銷(SMM) 等數位行銷職位是最受歡迎的選擇,帶動數位工具的使用,以數位行銷工具為例,Google Analytics ( GA ) 網站分析工具、Google Search Console ( GSC ) 網站管理員、Google Tag Manager – GTM管理代碼工具、Lihi短網址工具、SimilarWeb網站數據分析工具就成為數為遊牧常用工具。事實上,這樣的工作型態與遠端工作的出現,某方面而言也能促進企業用人思維調整,以軟體人才而言,開源軟體的便利性與遠端工作其實提供數位遊牧相當機會,No-code工具的出現降低程式性應用的門檻,數位遊牧本質上即以電腦為生存工具,No-code能讓更多數位遊牧具備程式撰寫與資料分析能力,當越來越多人能夠使用數位技能進行遠端作業。無形中自然帶來資料經濟民主化的功用。文字工作者、線上老師、軟體工程師、數位行銷、設計師都是數位遊牧常從事的職業。

瀏覽 521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