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頭解碼】為何 IG 不能只是 IG?臉書的演算法變革-推薦模式的時代來臨
臉書的演算法變革
臉書的演算法,一直是他們經營平台的「神秘醬汁」,就像可口可樂的配方一樣,是外界不斷想要找出的秘密。當然,對於臉書來說,演算法是維持其用戶經驗絕對必要的存在 – 假設一個用戶有一千個臉書朋友,加上追蹤一百個粉絲專頁與加入一百個社團,如果朋友一天發三則貼文,粉絲專頁發五則貼文,社團則是有十則貼文的話,代表這個用戶一天可以看到的內容高達 4500 則,如果把這麼多的內容一口氣丟到用戶的手機上,對於用戶來說會產生資訊超載的狀況,這會是災難性的體驗。
以我自己來說,應算是一個中重度的臉書用戶,但我一天所能瀏覽的內容數量,可能就是數十則到一兩百則之譜,差不多就把我的使用時間花光了。所以,如何從數千則「好友+追蹤的專頁+加入的社團」的貼文中,挑選出對我最有意義的那數十則,就是臉書演算法最重要的工作。
如果這個演算法夠好,挑出來的數十則內容夠好,那就可以讓我的臉書使用經驗處於良好狀態,使我這個用戶不會離開臉書平台。但如果這個演算法挑出來的內容是我沒興趣甚至反感的,這樣的經驗多了幾次之後,我可能就會因為使用後的感覺不良好,而成為一個流失的用戶。所以對於臉書來說,找出一個最好的演算法,基本上就是他們服務成敗的核心命脈。
(以上文字雖然主要寫的是臉書 Facebook,但是 Instagram 的運作原理也大致相同)
而在過往十年,臉書也曾經對演算法大幅調整過。在早期,臉書對於動態牆 Newsfeed 的演算法,是針對總使用時間最佳化的 – 臉書的演算法會判斷給用戶看到什麼內容,用戶花在臉書 App 上的時間會最多,然後就把這些內容推到用戶的動態牆。這個演算法在 2015 – 2016 年時,達到一個高點,當時臉書上面有許多的影片,而用戶每看一個影片,所花的時間當然多於看文字訊息數倍。
不過,在 2018 年時,臉書宣布要對其演算法進行一個大改版,不再針對使用者時間做最佳化,而改以有意義的社交互動MSI Meaningful Social Interaction 作為優化的指標。簡單來說,臉書在這個階段的演算法,會根據哪些內容,最能夠引起用戶的互動(取代了原本的使用時間),來決定是否推播那些內容。
而這樣的演算法改變,雖然在短期內造成了臉書的營收成長減緩,但過了幾年後的事後諸葛來看,對於臉書來說應該是一個正確的決定,成為臉書持續成長的背後動力。
然而,正當外界覺得臉書的演算法是君臨網路內容產業的王者的時候,挑戰者 TikTok 卻狠狠的把臉書演算法踢下王座。
TikTok 的短影音,不倚靠社群網路的連結,而是單純的透過人工智慧來學習每個使用者喜歡看怎樣的內容,然後在眾多的內容裡面挑選出最適合使用者的內容,推播到用戶的眼前。
而很顯然的,TikTok 的使用者們 – 主要是年輕世代,非常喜歡這種模式,TikTok 席捲了整個歐美世界的年輕世代,而臉書的 IG 正是最主要的受害者。
對於 Meta 臉書來說,他們有兩個選擇 – 一種是相信他們的演算法仍有競爭力,TikTok 的東西只是另一種成功的模式,但不會根本性的摧毀臉書。另外一個選擇,則是相信 TikTok 所代表的「推薦演算法模式」將會是不可擋未來,會吞噬掉原本臉書演算法的空間,臉書不跟上就得滅亡。
而目前看起來,Meta 的想法更偏向後者。
為何推薦演算法可能會更好
事實上,臉書想要擁抱的推薦演算法,的確有很高的機率,會比臉書原本依賴的社群訊號模式,更能夠交出用戶喜愛的內容。首先,推薦演算法模式的最大優勢,就是可以從更多的內容來源,去挑選出用戶可能喜愛的內容。
透過推薦演算法,臉書可以從訂戶並未追蹤的內容來源挑選內容,推播到用戶的眼前,這可以說是大幅擴增了可取用的資料庫。
今天即使一個臉書用戶,好友有上千名,並且也訂閱了上千個不同的粉絲專頁,看似已經可以從海量的內容撈出對他有價值的部分,然而這個內容來源的數量級,跟整個臉書平台上的總內容數相比,根本是滄海一粟,可能連百萬分之一都不到。
試想,當你到一個有一千本藏書的圖書館,跟到一個有一百萬本藏書的圖書館,哪個圖書館能有更高的機率挑選出你會愛上的書呢?
但推薦演算法的優勢,不僅僅是在可取用的內容庫暴增這一點上而已 – 透過人工智慧的高速發展,推薦演算法會比原本臉書依賴的社群訊號,更能夠找出用戶的真實喜好。雖然臉書並未真正對外公布過他們原本的演算法,但我們大致上知道,臉書是透過所謂的 MSI 社群互動的訊號,來決定哪個內容更適合用戶的 – 那些更多留言、更多按讚、更多分享的內容,以及那些內容來源是用戶更常態性會互動的。
在這種模式之下,臉書其實並不需要非常了解那則內容到底是什麼,也不需要了解用戶到底喜歡看怎樣的內容。臉書只要知道 – 喔,你常常按這個朋友讚以及跟他留言互動,然後他最近貼了一篇內容,在朋友圈內也很多人按讚,所以一來你跟這個看來關係緊密,二來看起來他的這則內容很能引起互動,那系統把這則內容推到你眼前看起來是十拿九穩的決定。
在上述的模式之下,臉書其實是把了解用戶的喜好這件事上,外包給用戶自己 – 你會追蹤的粉絲頁、你會常常參與討論的社團、你會頻繁互動的朋友,想必就是你最有興趣的主題。在用戶自己給出回饋訊號的狀況下,臉書只需要評估這些訊號的強度,然後把總分最高的內容丟到用戶面前。
當然,臉書的成績單,讓我們不能說這種模式是不成功的。然而,隨著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的快速發展,臉書現在其實可以更進一步,真實地去理解平台上被分享的每個內容到底是什麼,以及去理解每個用戶真正喜歡的內容是什麼。對於臉書來說,這絕對是不須懷疑需要前進的一步 – 更深入的了解平台上的用戶,更深入的掌握這些會員的喜好,這絕對能夠幫助臉書,把用戶留在他們的平台上的時間拉得更常,頻率拉得更高。
別忘了,臉書原本仰賴的社群訊號,並沒有消失無蹤,這些訊號未來也應該會被整合到臉書的推薦演算法中。我們可以預期的是,如果原本的 MSI 演算法,可以掌握用戶的喜好到 70%,未來新的推薦演算法,加入了人工智慧深入理解內容本質的判斷後,臉書對於用戶喜好與需求掌握的能力,應該可以上升到 90% 甚至更高。
如果說,Meta 家族兩大 App – Facebook 與 Instagram 的黏性原本就很厲害的話,透過導入推薦演算法模式,這個用戶黏性很可能還可以再次突破天際。
瀏覽 1,999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