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4大措施因應美國關稅 正研議延長5月報稅期
記者彭夢竺/台北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原本宣布自4月9日起正式啟動對等關稅,其中對台課徵稅率高達32%,但就在台北時間10日清晨,川普又宣布對各國施行的新對等關稅政策全面暫停90天時間。面對美國隨時都可以調整關稅的隱憂,財政部提出4大措施因應。此外,行政院長卓榮泰也指示財政部延長5月開始的報稅期,並在適當時間提出報告。

自2018年美中貿易戰爆發後,引發全球供應鏈重組,台商加速回台擴建產能,並將高附加價值產線移回國內生產,其中包含伺服器供應鏈廠商,AI、高速運 算等新興科技興起,使得2018年台灣對美國出口金額395億美元,大幅上升至2024年的1114億美元,6年間擴增719億美元,出超增加585億美元,占整體出口比重由11.8%提高至23.4%。
2024年台灣對美國順差達649億美元,台灣出口到美國的前30大產品,占我國出口到美國總值的72%,主要以資通訊、電子零組件為主,占對美出口達65.4%,其餘為汽車零組件、扣件、機械零件、自行車、運動器材、家具、塑膠製品等傳統產業產品,約占5.8%。
為了因應美國關稅政策的搖擺不定,財政部祭出4項相關支持措施。
一、便捷業者出口通關作業,降低行政成本:包含保稅區通關全免裝箱單、擴大實施海關遠端稽核。
二、提供出口廠商金融支持:包含貿易融資利息減碼、輸出保費優惠。
三、提供租稅優惠,支持我國出口供應鏈產業
四、提供受美國關稅衝擊協助:包含繳稅困難之協助措施、公股銀行協助措施。
此外,財政部也提出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以協助產業因應,降低貿易風險,確保競爭優勢。安定股市方面,4月8日國安金融安定基金委員會決議進場執行安定市場任務,以穩定投資人信心。
瀏覽 1,265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