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專案經理到產品經理轉職一年半心得分享?
圖文/EH
最近這個問題被身邊的朋友問了兩三次,也知道這題幾乎是所有專案經理想要轉產品經理的面試經典題。大概就是甜味之於臺南人,麥當勞之於新竹市的經典(我是新竹人我可以自嘲?)
又要到了每週最懷疑人生的週一早晨。在產品經理的 Line 社群常常都有發問從專案經理到產品經理,還需要做些什麼、準備些什麼?差異又是什麼?
先簡單自我介紹。碩士畢業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旅遊電商擔任 RD 部門負責自動化 Email 的專案設計師(實際上是規劃、設計、寫 html、實驗一條龍)。現在的工作是票券平台的產品經理,不過我也許不是大家眼中的「純種 PM」,如果產品經理有不同面向,那我應該是往行銷、UI/UX 方向前去,且明確知道自己對於 TPM 興趣缺缺。
回歸正題,所以到底差異在哪呢?以下列舉三點最有感的差異:
1. #交付目的不同
在擔任專案經理比較注重時程的推進跟專案準時且如原先預期「交付」。剛轉換的時候,我很常會問說可是我們之前討論的不是這個解法嗎?應該要照做啊。因為 case by case 的情境下,困在單一專案中難以跳脫去考量到與其他專案之間的連結。相對的好處是你可以把一個專案或功能做得非常精細跟深入。
而產品經理雖然同樣需要交付,但更應該描繪出產品的 big pictures 並與時俱進。同時也要了解產品策略、技術性的評估、對stakeholder 的溝通,相對來說交付不是最重要的事,而是每一次交付可不可以堆疊出你想達到的目的或是單純一點有沒有符合需求。現在比較在意的是有沒有達成目標?用這個作法有沒有符合成本、資源的安排,長期來看有這樣一個功能是不是符合最終產品走向或期待能給 user 的印象。
2. #技術力
至於產品經理最常見的 dilemma,#文組出身有沒有差?
我自己是文組,從專案經理到產品經理,最大的技能樹改變可能是對於整個產品的熟悉度,還有要了解不同種工程師在做什麼,或是該怎麼跟團隊的「每個人」講清楚你的需求是什麼。技術實作面,麻瓜有麻瓜的好處就是不會亂出主意XD 壞處就是可能工程師用了不恰當的解法你可能也不知道,不過只要透過在 planning 會議上工程師們能充分討論,應該就能避免。
而在專案經理階段,因為專案會碰觸到的只有後端工程師,且每次串接、實作的方式差異不大,通常也是趕時程上線。所以相對來說,在技術實作的討論上比較少,也較難以累積不同功能實作時的 try and error,相對的好處是,技術可能不會太過於複雜,可以有很多迭代、嘗試的空間。
3. #Mindset不同
不見得專案經理就不會有,而是我這一年多來當產品經理的過程中才終於逐漸領悟到的 #產品思維。
當時會決定轉職,是覺得自己被困在「Email」裡。雖然知道 APP、網頁,卻較難思考到彼此之間的關聯。也把 Email 與 Email 之間視為獨立事件,俗稱的見樹不見林。然而主管或同事卻更能得心應手的串起 Email 或其他渠道與其他產品間的連結,種下一棵種子影響用戶體驗旅程。 雖然同樣的在追逐營收,卻用一種相對開放的心態打造令「用戶喜愛」、「可被產品化」的 Solution。
不過如果你問我是不是再也不想當專案經理了?也許不會,產品經理也不是天天過年,幾乎沒有一個產品經理是資源充足想做什麼做什麼,日常都是「取捨」,面對既有功能維運也是很苦惱 XD 這時候就會覺得專案可以切換在不同客戶、不同命題之間顯得更有趣一些,究竟要選哪條路?都是根據你想在職場上獲得什麼,想學會什麼技能。在第一份工作要離職前,跟同事聊過想往產品經理的方向努力。同事劈頭就問:「你要當什麼樣的產品經理?」我才大驚,疑?同樣是產品經理有差嗎? 這才上網查了產品經理可能的方向,不過菜鳥有沒有方向可能不太要緊,在職場生活中你就會慢慢發現自己的偏好。
關於產品經理跟專案經理有什麼差異,問一百個人可能有一百個回答。跟大家分享我的經驗,也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既然看到這,請拍爆我ㄅ?
瀏覽 1,620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