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基本法能救「科技貧戶」?|快評【主筆室】
科技島主筆/蔡哲明
人工智慧(AI)整體發展已是當今數位時代的重要課題,臺灣現今面臨無法可循的策略窘境,中國國民黨立委吳宗憲等聯手力推,催生以人為本的《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但是面臨城鄉差距的數位落差,真能挽救「科技貧戶」嗎!?
「科技貧戶」是指資訊獲取能力造成的不平等,父母屬於中上階級具備數位素養,能夠給予孩子AI工具,進而教導孩子如何正確使用。相反,父母屬於弱勢階層且不具備數位概念,孩子自然不會接觸科技工具,更別談論如何使用,也造成了「科技貧戶」的世襲現象。
更多新聞:中國駭客組織Earth Lusca對臺威脅風險|快評【主筆室】
你還記得20年前學校就有分為「有電腦」跟「沒電腦」的同學群體嗎?即便他們屬於同一學習年齡,有的已經可以撰寫程式,卻仍有人不會操作電腦,20年後的今天,A I導致不平等恐會提早到來。因此,才會企圖透過立法挽救「科技貧戶」。
《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宗旨在於「以人為本」、「多元包容」、「永續發展」、「值得信任」,希望能形塑良善的法制環境。對比歐洲議會甫通過的《人工智慧法案》(AI Act),成為全球首個對AI系統建構的法律框架,那麼建構挽救「科技貧戶」的AI基本法又在哪裡?
立委諸公提出這部法案必須兼顧三個面向,卻是鎖定外部層次,包含「強化個人隱私保護」、「保障輔導產業提升」、「加重科技犯罪刑責」,卻沒看到內部結構,例如強化AI教育「建立公共資訊中心」,提供日常使用資源及科技協助;「補助偏遠校區教育經費」,給予學校資金購入AI設備;「加強村落地區的科技基礎建設」,縮短城鄉差距的AI鴻溝。
《人工智慧基本法》恐怕難以挽救「科技貧戶」,也難打破這個行之有年的世襲現象,如果立法只是為了跟上歐盟,無法嫁接一次解決內外交迫的政策問題,恐將造成AI時代下的「新三級貧戶」。
瀏覽 3,21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