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防堵中國電動車的三個敗相|快評【主筆室】

科技島主筆/蔡哲明

美國防堵中國電動車陷入科技焦慮化,由於中國比亞迪公司的全球擴張,美國想以國家安全的各種手段阻止進入,透過傳統保護主義打擊中國市場的地位,美國此舉恐怕已露敗相。

示意圖:取自123RF

中國比亞迪發動價格之戰,使得相關品牌車廠接連跟進,影響美國電動車品牌的車廠,遭以純電動車削價搶攻市場,同時飽受油電混合車的蠶食鯨吞。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加劇,市場景氣市況尚未明朗之際,即便今年電動車需求仍趨緩,美國終究祭出重手打擊中國電動車。

更多新聞:新加坡監控科技與人權反思|快評【主筆室】

美國總統拜登正在思考針對中國電動車的各種策略,完美繼承前總統川普的反中路線,由於美國市場的電動車價格居高不下,一味防堵中國智慧汽車和零件進口,恐怕只能飲鴆止渴,透過以下防堵策略無疑顯露三大敗相。

壹.以國安之名難擋通訊科技

美國政府擔心電動汽車收集大量數據,考量目前這款車型配有連接網路的數據機,廠商為了提供感測能力和輔助駕駛而搭載軟體,依照中國現有法規要求廠商須將數據存在中國,當中包含各種機敏個資(例如:臉部特徵及車牌號碼)。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甚至公開表示,擔憂智慧車輛收集數據將被中國掌握。美國限制通訊科技導致車輛性能不全,中國廠商可以客製化符合規定嗎?消費者可能買單嗎?

貳.以通膨關稅陷入左右互搏

拜登任內推出《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的重要法案,針對環保、綠能、電池等產業祭出補助抵稅,例如全球最大電池廠商寧德時代,美國車廠與中國電動車電池製造商保有合作關係,難道不會設法利用優惠?川普政府時期以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徵收的進口稅率為27.5%,還能依賴價格優惠與相關補貼,假如川普重返白宮,真把中國進口關稅提到60% ,難道中國政府不會祭出關鍵材料(例如石墨)還以顏色?

參.以屬地主義難掩產地清洗

中國從晶片大戰就已善於狡兔三窟,為了持續這場兩強對壘,拜登政府一旦祭出中國智慧車輛(電動車和自動駕駛車)及相關零件進口,只要符合政府法規的屬地主義(非中國境內),中國便可清洗產地規避查核。美國也難防止中國廠商透過墨西哥或其他國家清洗產地,若將車輛或零件在第三國組裝後,之後再以其他方式暗度陳倉,美國政府想要掌握幕後黑手恐是癡人說夢。

瀏覽 2,299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