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癮的反制絕技-「僧人模式」藝術治療|漫談【主筆室】
科技島主筆/蔡哲明
Z世代(泛指1990年代之後出生)沉迷科技已經演變成為傳播危機,數位發展也導致了人類集體暴露在資訊汪洋之中,不過短短幾年之間,已經改變你我日常,使用者們似乎永無止境沉溺在網絡世界進行「資訊衝浪」而不自覺,進而產生科技成癮的文明病。
我們都在訊息產製者與接收者的人設角色互相轉移,面臨大量且不斷湧進的訊息,可以說是無時無刻,同步限縮資訊平台。因此,開始出現教人如何遠離網路,宣揚所謂「網路排毒」意境,但是這種作法卻又諷刺成為網路熱門話題,如果想要透過心理學的方式,可以藉由「僧人模式」藝術治療進行「科技解癮」。
我們分享「僧人模式」(Monk Mode)之前必須了解何謂戲劇治療,它在心理學上是指透過「角色扮演」疏通內心困境,利用人設模式、故事鋪陳、即興創作等搭配演出,當事人透過外在演繹投射內心情緒,藉此讓自己與他人有對話機會。使用者們扮演進入「僧人模式」,透過分享暫斷網路的心路歷程,並且限制登入社群媒體的瀏覽時間,利用一種自我展演的主題標籤「#monkmode」,最終透過僧人角色稀釋網路成癮的重症使用。
「僧人模式」主要透過集體活動減緩時下日益明顯的科技成癮,它在提醒大眾空出時間,由於現今社會中透過科技設備溝通司空見慣,間接成為一種社交型態,但也伴隨接受垃圾訊息。「僧人模式」便是利用一種同溫團體互動編織戲劇概念,透過「標籤昭告」在網路世界進行宣誓,約定短暫時間的禁斷型態,彼此監督方式相互制約,進行生活重心的漸進轉移以期弱化科技成癮。
科技成癮若能喚醒科技使用者意識,避免重度使用而不自知,過去利用傳統方式包含「自我調適」,修正使用科技的慣性模式,這類單打獨鬥的「戒斷療法」通常只能曇花一現。APP「封鎖機制」,可依個人需求「封鎖」特定軟體,例如Freedom App不關手機也能進行封鎖,但在選擇封鎖軟體恐怕本身就是破口。「醫療診治」,通常必須進行藥物或心理治療,但在看診時間以外,恐怕仍會暴露在科技成癮的風險之中。
科技成癮已是當代的文明病,利用「僧人模式」藝術治療進行「科技解癮」,稀釋網路成癮的重症使用,進行生活重心的漸進轉移,在傳統對抗科技成癮的陳腔濫調之中,或許不失為用科技對抗科技的「民俗療法」。
瀏覽 1,865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