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聚】防詐三招:科技、知識、心態 助你一秒識破陷阱

記者林育如/台北報導

詐騙案件層出不窮,已成為威脅台灣民眾財產安全的重大問題。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3月23日至29日間,詐騙通報數量接近3900件,民眾財損總額達18.4億元,創下新高。而「假投資詐騙」仍是最常見的手法,隨著區塊鏈技術和虛擬貨幣的興起,詐騙手法也日益翻新。如何在進入虛擬貨幣投資領域的同時,避開詐騙陷阱?科技島科技小聚3月場邀請OKX市場策略經理Josephine與Gogolook公部門專案管理總監簡嘉宏,主講「厭倦詐騙?產業打詐先驅帶你拆解詐團手法!」,並由加密城市主編林瑋哲Ma𝕏與網路財經節目主持人周琬臻 KoKo共同主持,傳授大家如何善用科技、進修專業、提高警覺,以避開詐騙陷阱。

科技島科技小聚3月場將邀請OKX市場策略經理Josephine與Gogolook公部門專案管理總監簡嘉宏,主講「厭倦詐騙?產業打詐先驅帶你拆解詐團手法!」。(圖/科技島攝)

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平臺之一的OKX,不僅扮演推動區塊鍊技術的發展,還開發數百萬人使上的鏈上錢包,讓大家真正能夠接觸到去中心化的應用。最知名的產品包括:OKX Exchange、OKX錢包、OKX Explorer、OKXOS、OKX Ventures和OKX機構。

Josephine除了在WEB3領域的深厚背景外,還擁有7年的廣告行銷經驗,幫助政府、電商及企業制定有效的行銷策略。她的跨領域經歷讓她成為WEB2與WEB3之間的重要橋樑。在活動中,Josephine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如何接觸區塊鏈技術並進行虛擬貨幣投資,分享了多種可靠的入門管道及方式,幫助參與者了解如何安全有效地進入這個新興的市場。

新手「循序漸近」勿躁進

隨著區塊鏈及加密貨幣市場的發展,詐騙案件層出不窮,成為威脅民眾財產安全的重大問題。Josephine在講座中提醒,對於有意進入加密貨幣及Web3領域的人來說,首要任務是「避免掉入詐騙陷阱」。

她指出,加密貨幣市場與台股交易類似,投資者可以透過交易所如OKX,參與比特幣及其他加密貨幣的交易。除了現貨交易外,區塊鏈領域還提供如定投、定存、活存等延伸金融產品,甚至開槓桿等進階投資工具。然而,對於新手來說,她強調「慢慢來」,並建議透過累積知識來逐步進行投資,避免因為過度衝動而落入詐騙。

區塊鏈詐騙手法警示

在區塊鏈領域中,詐騙手法層出不窮,林頌恩特別列出幾個常見的詐騙方式:

一、交友軟體詐騙:透過建立虛假情感關係,誘導投資。
二、假ICO或山寨幣詐騙:以低價購幣吸引投資者加入虛假社群代幣投資。
三、社交媒體詐騙:利用LINE、Instagram等平台,借口跟隨名師操作賺錢,實際上是騙取信任。
四、假投資平台:詐騙者偽裝成合法的交易平台,提供虛假的UI/UX畫面,實際上無法提現或轉換。

針對這些詐騙,OKX等平台近兩年積極提供司法協作,並與銀行、內政部、警政署等機構合作,協助打擊洗錢與詐騙行為。此外,平台也提供使用者報案途徑,例如錯誤轉帳或遭遇詐騙時,可提交申請並聯合其他交易所共同防詐。

獲取正確資訊的重要性

Josephine強調,正確的資訊來源對於進入區塊鏈市場至關重要。她推薦民眾可以通過以下渠道了解最新的區塊鏈動態:

一、國內媒體:Twitter、Telegram、CoinDesk、PA News等。
二、國內Web3媒體:鏈新聞、區塊客、每日幣研、桑幣筆記等。
三、國內KOL/社群:腦哥、王老先生等。
四、國內Web2媒體:鉅亨網、數位時代、三立新聞、東森新聞等。

Josephine指出,由於區塊鏈領域在台灣仍處於發展初期,媒體報導的角度可能偏重於詐騙事件,因此對於初學者來說,要保持警覺並選擇中立且公正的資訊來源。

區塊鏈學習與職場規劃

在談到如何進入Web3行業時,Josephine建議,雖然區塊鏈是一個相對新的領域,但許多產業都需要「產銷人發財」型的人才。無論是企劃專員、資安工程師、行銷專員還是UI設計師等職位,都有相應的需求。她特別提到,資安工程師在區塊鏈領域的薪資可達其他行業的兩倍以上。

此外,國際交易所的薪資通常以美元或加密貨幣支付,不需繳納稅款,這對於希望進入全球市場的求職者來說,是一大優勢。Josephine強調,對於初學者來說,最重要的是先了解市場,透過實際的交易所操作和學習資料來逐步深入,並從中了解幣價波動和市場運作。

學習資源推薦

Josephine也推薦了多種學習資源,幫助有意進入區塊鏈領域的學生或求職者掌握相關知識:

一、ACCUPASS課程:提供區塊鏈、加密貨幣等領域的課程,讓學員接觸多位專家分享。
二、台灣區塊鏈協會:定期舉辦高峰會,提升業界交流。
三、Podcast平台:如區塊勢、WTB、加密貨幣千萬交易員的呢喃等,提供最新的幣圈資訊。
四、YouTube頻道:如腦哥chill區塊鏈、區塊先生等,深入介紹區塊鏈的操作與投資策略。

隨著區塊鏈及加密貨幣行業的快速發展,了解這些領域的正確資訊並逐步積累知識,將有助於求職者在這個新興市場中找到一席之地。

而談到「詐騙的趨勢、伎倆與破解手法」,簡嘉宏指出,詐騙正系統性地產業化,開始出現提供專業分工的詐騙服務。除了詐騙手法日新月異,近年來也越來越多人投身詐騙產業領域。

三大防詐路線

以Gogolook來說,在產品服務有三大防詐路線:

一、消貨端防詐:Whoscall、Message Checker、小熊來電、LINE美玉姨
二、企業端防詐:防詐資料串接服務、數位身份驗證服務、數位商譽保護服務
三、金融端防詐:袋鼠金融

全球領先信任科技公司Gogolook,為全球防詐聯盟 GASA 基石成員,致力於跨區域、跨領域的詐騙情資與技術交流,具備10年以上防詐經驗、提供全球信任科技服務。Gogolook國際公私協力,與各國政府單位攜手合作。

簡嘉宏表示,全球正在面臨越加艱鉅的詐騙挑戰,台灣更是首當其衝。全球年詐騙金額逾1兆美元、台灣年詐騙金額也超過2千億新台幣,並高達86%以上的比例無法追回財務損失。尤其生成式AI加速了新科技發展,卻也促使詐騙即服務的崛起。

隨著科技的演進,詐騙手法也走向商業化、規模化,各種工具結合為標準化方案,運用生成式AI、區塊鏈、通訊媒體與社群媒體機器人等新技術,結合大量假帳號與人頭帳號庫存,為過去不具備詐騙技術的人提供了參與詐騙的捷徑和誘因。

詐騙旅程:資訊流至金流

簡嘉宏分析,詐騙過程透過電腦、簡訊、LINE群各媒介,從詐騙集團假借企業之名向顧客行詐,進而讓顧客主動/被動向㔠融機構指示交易。

隨著虛擬貨幣市場的迅速發展,詐騙案件也層出不窮,對民眾財產安全造成極大威脅。從偽冒虛擬貨幣APP到高風險的社交媒體廣告,詐騙手法日益巧妙,讓人防不勝防。

常見的詐騙手法

一、偽冒虛擬貨幣APP
有詐騙者開發了外觀極為相似的虛擬貨幣交易平台APP,這些平台表面上看似正規,實則完全是假的。詐騙者利用這些假平台誘使投資者注入資金,最終卻無法提現或資金被轉移。

二、偽冒YouTube廣告
詐騙者利用YouTube投放廣告,當您觀看投資類影片時,YouTube的算法會推薦這些詐騙廣告。這些廣告通常會以高額回報為誘餌,誘使您點擊並進行虛擬貨幣投資。

三、高風險偽冒廣告及Facebook粉專
例如,偽冒台灣證券交易所(TWSE)的Facebook廣告,或是假冒知名財經名嘴的Google廣告,甚至有些詐騙者會冒用金融機構的Logo及名稱,製作偽造的廣告,騙取用戶信任並要求進行虛擬貨幣投資。

防範虛擬貨幣詐騙 保持高度警覺

面對這些層出不窮的詐騙手法,如何有效識別並避免受騙?首先,要注意虛擬貨幣平台的真偽,選擇知名且受信賴的交易所。其次,對於來自不明來源的廣告或訊息「保持高度警覺」,避免隨意點擊或下載任何不明應用程式或鏈接。

各國防範詐騙措施

英國:自2023年10月15日起,英國推出史上最嚴格的支付詐騙補償方案,詐騙受害者可以向銀行申請最多41萬5千英鎊的賠償,銀行可隨時凍結可疑交易。

新加坡:推出共同承擔架構,要求電信和金融業共同負責詐騙賠償,並修法通過可下發禁止令凍結可疑帳戶。

台灣:行政院推出「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網領2.0版」,並將「防範金融詐騙」列入永續金融評鑑指標。證交所也啟動反詐騙行動,與大數據平台合作監控社群和網站偽冒行為。

國內外金融防詐案例

新加坡:DBS星展銀行-與警方合作,開發APP來阻斷詐騙電話和簡訊,並結合行為科學推出 digVault(數位保險箱)、差異通知及交易延遲等服務,保護顧客資產。

澳洲:聯邦銀行,透過APP推播認證銀行來電,當銀行撥打電話時,會同步推播官方認證通知,提升顧客信任。

台灣:

證交所5D反詐行動:與GOGOLOOK合作,利用大數據和AI技術監控社群和網站,快速識別偽冒證交所的資訊並即時下架。

威秀影城:偽冒小小電影體驗營活動遭詐騙,與Gogolook合作即時下架該活動。

兆豐銀行:採用Whoscall認證商家號碼,確保銀行與顧客的通訊安全。

這些案例展示了不同國家利用科技和合作打擊金融詐騙的努力。

防範詐騙的最新科技應用

隨著AI技術的發展,深偽技術已成為詐騙者的利器,透過聲音合成技術,詐騙者可以製作出高度真實的假音頻,騙取受害者信任。為應對這一問題,Gogolook等公司正在開發更為先進的反詐騙技術,包括即時偵測偽冒聲音、圖片及視頻,並提供即時警報。

Whoscall功能,幫助用戶檢測來電號碼及網站是否為詐騙來源。此平台可協助識別不明來電、過濾騷擾電話及偵測個資外洩等問題,進一步保護用戶免受詐騙威脅。進階版更升級四大功能:全方位守護,自動封鎖騷擾號碼、自動更新號碼資料庫、智慧簡訊管家、移除廣告等

深偽技術與AI對抗AI

簡嘉宏表示,隨著AI技術的進步,詐騙手段愈加精巧。金融工作者曾經在視訊通話後支付了高達2500萬美元的款項,而這一切都是通過深偽技術完成的。這一情況提醒我們,隨著AI的進步,未來的詐騙將變得更加難以識別。對抗這些深偽詐騙,AI防詐平台必須具備高精準度、跨引擎偵測、快速驗證及多語言支持等功能,才能有效保障用戶安全。

詐騙往往需要透過某些管道來接觸受害者,例如社交媒體平台(如FB、LINE群組),這些管道使得受害者與詐騙分子建立聯繫。在對抗詐騙的過程中,深偽技術的出現使得AI與AI之間的對抗變得更加激烈。儘管詐騙分子會投入成本來實施詐騙,但隨著反詐騙技術的進步,這些成本也在不斷上升。因此,網路上看到不明的消息時,保持冷靜,選擇通過合法管道來確認消息的真偽,會更為安全。

面對日益嚴峻的詐騙風險,無論是金融機構還是科技企業,都應該持續加強對詐騙的防範措施,並依托最新的科技成果為民眾提供更安全的虛擬貨幣交易環境。

瀏覽 449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