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大學教授廖耕億專訪 淺談「人機互動」各面向
記者/周子寧
人機互動從1940年代延續至今,寫盡人類在工業與科技上思維的軌跡,到如今,人工智慧成為大眾口中高科技的代名詞,而人機互動也從Human-Machine Interaction(HMI)逐漸轉為向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HCI)發展。長庚大學資訊管理學系主任廖耕億表示,人機互動是擁有眾多子主題的領域,而人類與機繼的互動模式與關係也時刻在改變。
人機互動的過去
廖耕億表示,人機互動是一門研究與機器使用相關議題的研究,目的希望設計出好用的機器。這門學問可追溯到1947年,心理學家Paul Fitts針對飛機駕駛員所犯的錯誤類型進行了深度研究。在工業工程領域中,這門學問稱之為人因工程;在電腦科學領域中則直接稱為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簡稱人機互動,泛指所有研究操作電腦相關設備的使用者行為。
現代社會的機器與人
時至今日,各產業走向數位轉型,人機互動背後代表的意義悄然變化。廖耕億指出,科技的進步讓機器不斷推陳出新,但人類也不遑多讓,每一個世代意識都在變化。「世代的差異會反應在人機互動上,就像現在的小孩是數位原住民,對電子產品接受度比我們更高。」廖耕億認為人的變化一直存在,例如戰後嬰兒潮世代的人,不論後續教育與見聞,在使用機器上就相對保守。
廖耕億表示,在電腦之後,隨著行動裝置以及售票APP的出現,手機以及個人隨身攜帶的實體卡片都成為售票機的替代品,也讓手機APP的設計已經成為近幾年這門學問的核心設計重點。「隨著人工智慧的突飛猛進,人機互動的智慧層次已經提升,這從去年chatgpt的風潮就可以領略一二。當機器(電腦)越來越聰明,便可以幫我們做更複雜的事情。」廖耕億表示,機器的變遷與進步,也會影響到人機互動中「人」的因素。
人的要素
人工智慧在近代被試圖廣泛應用在各項系統與產品,人機互動越發靈活的同時,「人」的因素也逐漸複雜,隨著人工智慧的進步,象徵人機互動的機器智慧提升,或許互動模式會演變成「人機合作」,由於機器智慧提升,當使用者與機器合作解決問題的時候,如何授權便形成一個重要的議題。
廖耕億提出觀點:「代表人的因素有幾類:設計者、使用者,甚至是未來思維逐漸趨近人類的人工智慧。」以隱藏在機器背後,設計者的角度而言,在人機互動領域的重點目標是設計出「實用性機器」,所謂的實用性又可粗略定義為,具備解題正確、解題快速、使用者滿意等三項特性的機器。為此,設計師需要透過眼動儀偵測,或放射思考法等邏輯性思考來分析機器使用者的感受與想法,站在使用者立場做出令其滿意的機器。
而使用者與機器是互動關係,使用者依據機器的面板、準確度、操作邏輯與效能,展現不同回饋與體驗;普遍人工智慧在大量使用者軌跡與交流中,依舊停留在收集更多數據為學習依據的階段,而未來當人工智慧趨於人性,答案卻未可知。
走向新世代與反思
廖耕億表示:「在科技日新月異發展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盡力普及科技教育,讓大家對於科技的美好與威脅都能夠有所了解。」他進一步解釋,在科技進步的同時,人們應該要持續培養自己的數位素養,明辨資訊正確性;明白在人工智慧的時代,每位網路使用者都身負過濾器的功能,擁有媒體與資訊識讀的能力,方能讓網際網路更加乾淨。
對於未來人機互動發展狀況,廖耕億則表示,在高度智慧化環境下,未來各品牌都擁有智慧家庭等獨立生態系,免不了遇到需要軟體與軟體相容的狀況,需要經過標準化過程,避免成為空有先進科技的「資訊孤島(nformation island)」。
瀏覽 595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