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長姊帶路】yahoo! Product Design Intern 面試及實習分享

原標《實習分享:yahoo! Product Design Intern》

文/Danielle Z

感謝 2023 年暑假有幸來到 yahoo! 實習。過去因為疫情,有幾年都沒有設計實習的缺,總算在畢業前一年被我等到!感謝前人留下的實習紀錄,實習前後都獲得許多的幫助,故期許自己為此盡一份心力,希望這則文章能帶來價值。

一、申請經驗

回顧當初申請的過程,真的覺得這間公司的面試過程十分順暢且有效率,因為每個階段真的一、二週就能獲得回應。可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時間線,不過仍可參考以下時間紀錄:

Step 1. 官網投遞 2/8 Wed

Step 2. 面試邀請 2/17 Fri

Step 3. 作業題目 3/5 Sun

Step 4. 部門面試 3/8 Wed

Step 5. 面試邀請 3/20 Mon

Step 6. HR 面試 3/21 Tue

Step 7. 錄取通知(拿到 offer) 3/23 Thu

官網投遞

我有客製化履歷,將 yahoo! 的品牌色變成履歷的主題色。然後作品集是用 Webflow 做的網站,裡面放了 3.5 項專案,分別是競賽專案、產學專案,以及一個半的實習專案(因為有一份實習有保密所以無法完整呈現)。

【學長姊帶路】yahoo! Product Design Intern 面試及實習分享
yahoo! 的實習計畫

作業題目

yahoo! 會在面試前三天發放作業,題目說明包含:使用者族群、產品背景與設計需求。描述清楚,但題目範圍廣,所以範圍需要自己再縮小並聚焦。

我很喜歡有小作業的面試,因為這會讓我覺得各個應徵者似乎都是在同一基準被評估能力,而不是單靠過去的豐功偉業(履歷與作品集)。很慶幸是面試發生在寒假過完剛開學的時期,自己今年也沒有投遞其他實習,所以可以認真地花時間思考面試的作業題目。作業題目是統一在面試前三天發出,並且在面試當下分享,這個設定也是我覺得十分貼心的點,因為這樣就不會讓人為了這項作業執著太久~

講到作業就不得不提到前輩 Szu-Yu Yang 分享的文章,裡面有提到「試著讓設計展現自己是怎樣的設計師」,所以當初做作業時一直抱著「希望面試官覺得我很有邏輯」的想法,並盡可能展現設計方案推導的思考脈絡(希望有成功傳達 >///<)。必須說,作業的範圍是真的大,因此如何將大範圍的題目逐步縮小並聚焦到三天內可行的設計,其實頗有難度的,而且這個聚焦過程會在面試中不斷地被詢問。照結果來看,確實值得留心好好規劃作業的範圍。

部門面試

線上進行,會有許多位設計師加入面試,有的會開鏡頭、有的不會。問題都很犀利、專業且深入。其實很好玩,初步體驗到 Design Review 的感覺。

部門面試會在一小時內分享兩部分:作品集專案、面試作業。時間其實頗趕的,所以會建議簡報的字不要太多,抓重點讓人帶入情境就好,因為我當初準備的作品集專案簡報似乎就讓人有點難帶入(又很不巧的剛好是企業內需系統的專案,而非面向大眾)。這個情況會導致自己在緊張的狀況下更難在短時間內表達清楚,畢竟濃縮資訊這件事情也是需要經過設計,簡報都沒濃縮好,那口頭說明也很難清晰到哪去(我的狀況啦)。

介紹完過去的專案,接著就是分享作業。我的分享方式是按照自己的工作習慣,使用 FigJam 分享我做的前期研究、使用 Figma 分享設計產出。這樣有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省去美化簡報的時間,並專注豐富設計內容。

面試官的提問也都會圍繞在每個行動的背後原因,如:找到許多機會點,為何挑選這一個來做?還有需求情境的其他可能性、前期研究與後面設計的連結等等。

HR 面試

同樣線上進行,兩位 HR 都會開鏡頭,而且超級溫柔!當初接電話的時候訊號剛好沒有很好,但 HR很有耐心的輕聲說「哈囉哈囉」也沒有掛電話,直到聽到我的聲音。雖然整個過程不超過一、二分鐘,但還是很感動~(太常被掛電話嗎(威~))

總之這一關就是問「行為問題」為主,包含:實習動機和人際相處的問題等等。擁有明確的實習動機,並表達預期的實習收穫。除了對面試有幫助,程度上也是在給自己心理暗示,告訴自己來這裡是為了甚麼。面試時能即時從面試官了解這些目標是否實際,過程中亦可不斷檢視自己當初設立的實習目標達成與否。

除此之外,也可以參考本人的一個小習慣,就是會為每段歷程卜個卦,就是在實習之前,算看看實習的狀態,給自己一些心理建設 (很需要安全感嗚嗚嗚)。實習的最後再回頭看當初設立的目標和預期,其實都有一種樂透對獎的快感。如果有人也有類似的習慣歡迎分享,讓我知道不是只有我這樣~XD

二、實習生活與文化

距離疫情已隔 3 年,今年的 yahoo! 處於複合式辦公的狀態,要在家辦公,或是到公司,其實沒有人會管,自由度很高。不過,公司提供良好的辦公環境與設備,還有許多誘人福利,使得我們這屆實習生頗多人仍會到辦工作。

環境與設備

實習前一週就會收到一大包的包裹,裡面包含工作用的電腦與公司週邊。當初邊拆箱邊感動,沒想到實習生使用的電子設備,如:耳機、滑鼠、鍵盤、各種線,也都是原廠全新的,拆得很快樂;還有公司的背包、筆記本、原子筆(手持很有份量!)。第一天報到的時候,又有另外一包禮物,裝著運動服、帽子和瑜珈墊~

公司周邊真的很多,桌上還有前輩送的可愛鴨虎與袋子~

我喜歡辦公室的椅子很舒服,網布讓我的屁股不會流汗,桌子也很大,就算放很多東西也不會擋到我的視線線,然後又有很美的窗景,我的座位旁邊還有一顆大~大的瑜珈球,躺在上面腦充血的時候很容易有靈感。

辦公室有開闊的景色,午後還會有陽光灑落

讚爆的福利

實習第一週就會遇到 Summer Party,實習生也可以攜伴。另外,暑假期間的每個週五下午都是彈性休假,為了讓同仁都能抽空享受夏日陽光。每天除了有早餐也有午餐,也會發放早午茶與下午茶,還有常設飲料與零食。而且公共區還有桌球、撞球、手足球,實習生也可以像正職一樣每週預約按摩,真的讓我見識到,原來上班可以這麼的快樂~

▲Summer Party 入口又有送帳篷和扇子避暑,還有送鐵杯讓同仁喝酒喝到飽


▲伙食還會每個月更換,午餐搭配的點心還會每週不同

很棒的分享活動~

實習期間可以參與到很多不同的分享會,有學英文的、學報告技巧的、教履歷以及敏捷工作坊,還有邀請前輩分享他們實習到求職的過程等。除此之外,部門內亦會提供許多相互交流的機會,Design Review 就可以看到前輩如何做設計、如何表達設計,還有如何收取反饋。我的部門也有舉辦設計讀書會,剛好讀到和數據有關的書籍《善用數據幫你打造好設計》,跟大家一起讀書真的可以收穫許多新知識。

每次的活動都可以認識到其他又酷又厲害的同學

三、專案的部分

我們這屆的實習生有二十幾個位,大致分為科技與非科技的職位,執行的專案有自己一組的也有團隊,不太一定,端看公司安排。以設計實習生來看,今年招募 2 位,一位在 Media 設計部門,另一位(我)在 E-Commerce 設計部門。

我參與的是 4 人組專案,我們這組除了我之外,還有一位 Data PM 實習生 以及二位數據工程實習生。整個過程中都有 mentors 滿滿的支持,不過因為是實習生的專案,所以缺點是不太能體驗到與正職共事的工作氛圍和專案執行方式;優點則是自由度非常高,組員間的合作想怎樣都可以。這邊也引用 Laurice 在實習分享提及的內容:「專案好處是自由度相當的大,可以完整體驗一項產品或 feature 的過程,但缺點是這種模式頂多是先做一個 demo版,離真正可以變成產品還有一段路要走。」供大家參考參考~

Data PM 指的是在 Data team 的 PM,另外還有前端 PM、後端 PM 等等。

專案關鍵字:電商 x 數據 x 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 GenAI)

我覺得我們的專案很酷,是要思考:如何使用「數據」和「生成式人工智慧」提升留存率。不是盤點易用性,也不是單純地研究、探索商業機會,而是做出一個有創意的設計方案,這剛好是我一直想增加的作品類型,覺得幸運。

由於需要思考如何「應用」數據與科技解決商業問題(留存率),所以和以往從使用者端推導的設計邏輯不太一樣,這點也讓自己卡了很久。

舉例來說,過往比較常會從用戶需求出發,思考產業、思考公司、思考目標人群,再以設計連結科技與商業,發想不同的情境與解決方案。然而,在這次的實習中,數據工程師沒有太多時間能分析用戶輪廓,而我們也沒有資源可以做用戶研究。

因此,整個設計過程比較像是和團隊討論如何幫數據定義產品與用戶標籤,然後先出幾版設計圖。與此同時,從一些二手資料中找到產業與人群的趨勢,再去對照到我們想應用的科技(數據與人工智慧)還有想解決的商業問題(留存率)。不斷地從設計方案去對照到問題,再重新從問題去尋找其與設計方案的連結。話雖如此,身為體驗設計師,還是必須將思維的起點回歸至使用者~設計師的工作流程會像下方這張圖:


流程對照圖

EC 部門的 Director 在分享的時候,也有提到:「消費者的需求很重要,但更前瞻的公司會引導消費者的需求。」所以,其實做產品的時候,不見得每次都會將消費者需求作為出發點。

我的 Manager 和 Mentor 有和我分享過「技術啟發」和「資料運用」的設計案例,這樣的設計流程其實是會發生的。想到現在科技進步得又很快速,未來這樣的專案或許也會愈來愈常見;實習的這段期間,剛好也有聽到 podcast- UX Coffee 有一集叫《錘子與釘子:聊聊需求分析》,就是在講需求與場景間的對應關係。雖然和以往習慣的設計路徑不同,讓我執行時有點抖,但也是一個新鮮的經驗,在此告白我們給力的數據工程師們,有大家一起合作最後才能順利完成專案~

每次的 mentors weekly 都可以收到很多很棒的回饋!超讚

四、收穫與心得點滴

我非常喜歡這份實習,也很珍惜這次的經驗。這份實習不但讓我參與到酷酷的專案,也讓我認識到許多又ㄎㄧㄤ又厲害的同學們,還有專業又溫柔的設計團隊前輩們。身為設計師,在這個環境中是可以獲得很多的資源,公司文化也提供很充足的發揮空間。

這份實習,讓我體驗到專業設計師是如何設計,每一次的 Design Review 都能夠長見識,因為大家接手的專案有各式各樣的專案需求與限制,而設計師們總能夠在限制之下,仍提出令人驚艷且邏輯縝密的設計方案。因為這份實習,才知道原來一個模組就能引發非常多的反思,每個設計背後都會有滿滿的假設,假設用戶的行為路徑到底會怎麼被影響著。

這份實習,讓我見識到,以產品思維在做設計的團隊,到底是如何溝通。因為會議上談論的不只是用戶,還有許多跨產品線之間的討論。也是因為這點,讓我深深感受到電商的複雜性,因為電商產品的內容有很大的部分會來自業務、來自供應商等等不同對象的影響,而非單純的產品團隊和行銷團隊而已。雖然這使得自己在理解時,有點知識門檻。但也幸好這是屬於消費者產品,所以從生活經驗連結時,會更好想像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讓我對眼前日常接觸的產品,有更深一步的認識。

而且設計團隊的大家,在忙碌之餘也不會忘記交流、分享生活。這讓我體會到,每個人真的都是活生生的人,不是單純的工作機器。這間公司也是很重視讓員工體會生活,才會提供這麼多的福利,還有推行這麼多的福利制度。聽著大家對生活的想法與態度,也讓我不禁想像自己的未來,是不是也能像大家如此從容地面對忙碌且具有挑戰的生活。

非常謝謝 mentor Judy 在百忙之中給我滿滿的支持與鼓勵,直至如今都很感激每一次的 1:1,因為我提出問題後,總是能從 Judy 收穫到超出預期的回饋與指導;謝謝 manager Alice 不但抽空傾聽我的想法,也會提供許多設計資源與知識,讓我更好認識 yahoo! EC 的產品;謝謝 EC design team 的小梁,除了專業的一面還有很好玩的靈魂,每次都能被小梁的反應逗樂 XD ;謝謝Annie 提供許多重要的設計反饋,還舉辦了讀書會,讓我有機會透過專案以外的活動,了解大家是如何理解書中知識,還有分享可愛的狗狗(可惜還沒機會見到本狗);謝謝卡卡 Carolyn,收取設計反饋時能一針見血地戳中硬傷,但又能都從身上感受到暖暖的氛圍~~XD

可愛的大家,來放個 2 張 (*´ω`)人(´ω`*)

謝謝仙女紫綺,非常幸運能夠坐在附近,好多事情都能解惑(還拿到好多好愛的禮物QwQ);另外還要感謝 大 design team 的 Amber、Lydia、Pei-Hsuan,週二的分享總是可以學到很多的專案思路,還有設計細節。還要感謝羅哥 Lawrence、感謝 Yen Lee…還有好多好多人!

能夠待在完整又專業的設計團隊,真的是很難得的經驗

從實習中,能夠學習到扎實的設計、感受到滿滿的溫暖,亦能從實習生專案之中,體驗到職場人際相處的經驗。除了認識新朋友,我也很幸遇地遇到舊識,能夠相互交流與陪伴。因此,仍想推薦大家加入 yahoo! 的實習計畫,雖然不是每年都有 non-tech intern 的缺,但如果有,敬請把握機會!

 ※本文由 Danielle Z 授權勿任意轉載,原文《實習分享:yahoo! Product Design Intern》

___________

你也有經驗想分享嗎?快來投稿賺稿費吧!

瀏覽 731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