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和台積電有志一同  海外經驗不佳  先進晶片生產線留在國內

編譯/莊閔棻

韓國的三星電子和台灣的台積電的商業策略一樣,尖端半導體廠都集中在國內建造而非國外。產業官員就透露,儘管計畫要在美國、日本和其他地區擴張,但由於成本較高及與國外先進設施相關的不確定性,這些公司都選擇只在國內設立更高階的半導體製造工廠。

韓國的三星電子和台灣的台積電的商業策略一樣,只在國內設立更高階的半導體製造工廠。示意圖。圖/123RF

三星和台積電的計畫

據外媒報導,全球晶片製造巨頭三星宣布,計畫在 2047 年投資 500 兆韓元,建造位於首爾南部的半導體巨型群集計畫,專注於尖端產品,包括採用 2奈米製程的晶片。同時,三星晶片代工領域的主要競爭對手台積電也透露 2奈米技術的台灣本地擴張計畫,計畫到 2025 年實現該製程技術的大規模生產。

更多新聞:耗資近4216億台幣!外媒:台積電熊本二廠將落腳熊本縣菊陽町

美國設廠的挑戰

近年來兩家公司在美國建立生產面臨挑戰後,一致做出優先考慮國內製造的決定。這兩家公司在美國的擴張計畫,都因為美國補貼發放延遲和其他問題滯後。雖然台積電正在亞利桑那州建設晶圓廠、三星正在德州建造晶片工廠,但這兩家公司的生產計畫都已延誤。基於美國補貼延遲,三星將美國廠的量產延後至 2025 年;而台積電則正面臨招募技術員工和當地反對派的挑戰。

成本問題

對於更先進的 2奈米晶片,雖然歐洲和日本等其他地區都試圖透過自己的補貼計畫來吸引這兩家晶片製造商,但為避免美國的情況重演,這些計畫正在轉向國內。台灣調查公司 Isaiah Research 研究總監 Eddie Han 表示,「台積電和三星在國內而非海外建立最先進晶片的生產基地,主要與成本有關。台積電在美國的生產成本比台灣高出至少40%,甚至超過日本。因此,在台灣建設和經營工廠的成本效益明顯高於國外。」

全球供應鏈挑戰

雖然這種向國內生產的轉變為晶片製造商帶來優勢,但專家警告稱,這可能會為全球供應鏈增加壓力,導致電子設備的最終價格上漲。 Han強調,儘管台積電可以透過強大的議價能力維持利潤,但供應鏈平均成本的增加最終可能會影響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價格。

參考資料:Korea Times

瀏覽 727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